美国哪些公司股票上千元?
我整理了下,共有10家公司的股票,在2017年4月5日达到了每股1000美元以上的市值,而且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 亚马逊、微软、苹果、谷歌、Facebook、可口可乐、宝洁、麦当劳、英特尔和迪士尼。
以亚马逊为例,达到1000美元的股价那天,创出了历史新高,距离他上次收盘于809美元的纪录仅有不到3%的跌幅。 而当天微软也创出了历史最高记录,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也同样如此。苹果则刚刚从之前的暴跌中恢复元气。
这十家公司的总市值一天之内增加了将近6000亿美元,相当于一个阿里巴巴的市值。这些科技巨头们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于营收增长、利润率和现金流的不断改善。 但它们的增长前景真的值得这么高的估值吗? 我仔细看了下这份榜单,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居然没有一家银行或者保险公司的名字。而在过去的十年里,这些金融行业里的龙头老大的市值可是远远把其他行业的企业甩在了身后。
如果按市值排名的话,第一名是摩根大通,第二名是花旗集团。 如果算上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话,整个金融行业的市值都会跌去一大半,连带着整个经济的增速也会跌去好几个百分点。可现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市盈率已经恢复甚至超过了以往的水平。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我看来,核心因素是利率。当利率处于低位的时候,投资这些高估值的科技公司风险其实是很小的--因为如果企业盈利不好,还可以降低分红来增加收益;而如果企业经营出现大问题,还有政府来兜底。 在过去两年里,各国央行疯狂降息,目前美联储已经把基准利率降至了接近零水平。而欧洲和美国通胀低迷,经济增长乏力。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几年继续维持超低利率的概率很大。
所以,就像过去十年一样,这些互联网巨头们仍然会在低利率的环境里继续享受超高估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