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危机是滞涨吗?
1973年的石油危机,第一次能源危机的爆发点,当时美国油价曾经暴涨,达到每加仑4美元的价位(按现在的汇率计算,大约每桶120美元)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物价水平首次飙升。此后由于福特总统的干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在之后的几个月中连续五次减产石油,使油价逐步回落,才没有再次出现全面通货膨胀的情况。 但此次危机带来的深远影响却一直在延续至今。
首先是中东地区从此成为世界石油市场的核心区域,OPEC这一组织逐渐崛起;其次是美国国内页岩油开采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改变了全球石油市场供给格局。随着国际油价持续走低,美国不断增产,到2014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 除了石油价格以外,这次危机中还出现了其他“惊天动地”的大事——美国水门事件丑闻曝光、埃及苏伊士运河堵塞、伊朗核问题全面爆发等等。
对于当时的美国而言,也许最困难的事情不在于解决经济问题,而是如何解决因为石油危机而急剧上升的通胀问题。高通胀会刺激人们抢购日常用品,进而引发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如果处置不当,很有可能造成类似今天欧洲这样的局面——极度通货紧缩。
当时的美国,虽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但并没有形成像今天这样在全球各地布局军事力量的行为。所以,当石油危机爆发时,美国手里可打的牌并不多,最终不得不求助于西欧和日本,才最终将通胀抑制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