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科技害了多少人?
作为曾经暴风的员工,我可以说,暴风没有想过要骗投资者。因为如果一开始就知道结局,任何理智的人都不会开始这个创业项目。
2015年3月,暴风科技的股价曾达到148元的高价,市值最高时曾达496亿元。 当时公司账面上有70多亿的现金,如果把这些钱放银行里,每年光利息就能挣不少钱。 但是暴风一直没有停止创新和扩张的脚步。 除了视频业务外,他们还投入了VR、直播、虚拟现实等新兴领域。为了打造完整的娱乐生态链,还先后投资了唐漫漫画(旗下拥有《一人之下》《镇魂街》等热门IP) 和灵河动画(代表作《大理寺日志》)。
但是一个公司的资金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做太多的事情。当公司把钱投入到新的业务中的时候,就意味着老业务的经费就会缩减,这势必会影响已经投入的资金的收益。为了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公司只能寻求资本运作的方式,通过卖资产、融券等方式回笼资金,保障投资人的利益。但这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
首先,暴风对融资渠道的依赖会大大增加。现在上市公司很多,但是像暴风这样需要不断融资的企业还是少数。由于目前没有关于企业融资的相关法规,所以监管部门对此类行为也没有相应的约束办法。对于暴风这种严重依赖外部融资的公司来说,只要能够继续融到资,则一切皆有可能;一旦不能融到资或者只能融少,则前途将一片黯淡!
其次,会对A股的市场信用造成一定的影响。众所周知,创业板是一个充满情怀的板块,上市容易,监管相对较松。所以很多初创型企业都选择在创业板挂牌。但这次事件之后,是否还会有那么多的初创企业把创业板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呢?会不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类似暴风这样的企业——上市容易,然后通过不断融资来维持企业的运营?如果这种情况大量出现,那么市场的交易成本将会大大提高,所有投资者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