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科技做过哪些规划?
谢邀,有幸参与了同济科技园区(简称“科园”)从0到1的整个过程,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科园在90年代中后期由同济大学投资兴建并负责管理经营。当时在同济大学内有多个校区,分别承担不同专业的教学任务。为了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于是在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建设了科园,作为同济大学的一个直属单位对外开展业务。 科园的建设遵循“高起点、严标准、集约型”的原则进行设计施工。整个园区以景观大道为中心将园区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布局有序,风格统一。
作为上海市重点建设的大学科技园区,科园在当时吸引了众多企业的注意。园区建成初期入驻企业27家,从业人员近3000人。后来随着入驻企业的增多,职工人数最多时达8000人左右。但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到了21世纪初期,由于高校园区化的进程,以及受张江高科技园的竞争和金融危机的影响,科园开始走向衰落。部分企业外迁,园区整体功能逐渐弱化。
近年来,同济大学着力推进校园综合改造工程,通过重新定位科园的功能,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强环境景观整治等措施对园区进行了改造提升。科园作为同济大学的直属经济实体,肩负着为学校创造收入、积累资金的重要使命。因此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科园将会继续扮演好这个角色,并以此为基础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