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亿投资谁受益?
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通过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下降而降低社会融资的成本,然后提供给企业低利息贷款。 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的资金周转,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减轻地方政府和企业负债的压力,促进GDP增长。 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我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信贷比率,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和投资,这对于稳定中国经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全世界经济的复苏。 从长期来看,这样的政策会使得全社会增加债务的数量,导致未来社会的债务风险增高。但短期来看,这种方式是有效的。况且,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危机时刻率先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世界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减少了未来的债务风险。这是中国的担当精神所决定的。
当然,这种货币政策是有成本的,那就是货币贬值的风险。为了对冲人民币升值和流动性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政府必须实施积极的汇率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这两者之间似乎很难取舍。 中国现在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应对国外资金的流入。
根据经济学原理,资本的流出意味着收入的减少和国民财富的损失;反之,资本的流入则带来收入的增长和国民财富的积累。如何引导外资的有效流动,成为一个重大课题。 如果不能有效引导外来的资金,就可能出现“热钱”冲击,造成更大的通货膨胀和经济不稳定。所以,我们一方面需要吸引外资,另一方面又需要控制其规模。如何做到这一点,是需要深入研究和认真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