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退出为什么?
1、首先,从市场环境来看。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不足,新三板、四板市场又无法满足大多数私募的投资退出要求;而A股市场对于上市企业的审核又十分严格,符合IPO条件的企业数量并不多,能够成功上市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2015年仅有436家),导致很多私募基金面临着“无法退出,只能清盘”的困境,所以,寻找合适的路径实现顺利退才是上选。
2、其次,来看基金合同。一般来说,基金的合同中都会约定“提前赎回”条款,也就是投资人可以提前终止投资,要求管理人返还本金和收益。这也就意味着投资者可以主动选择让基金提前清算并退出。当然,基金是否清算、何时清算以及清算后的分配方案都要以基金合同的约定的为准。如果基金合同没有相关约定,则须按法律程序进行清算。 不过,由于私募投资的资金多通过信托计划或公司制进行管理,在基金运作过程中,通常会将投资标的中的一部分上市公司股票质押给银行贷款,以此获取现金流投入其他项目,此时,若投资者赎回资金,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流动资金,从而对企业后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这种情况下的赎回就不再是简单的基金清算了,而是带有一定契约性质——既取决于双方的合同约定,也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许可才能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