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占用上游资金?

长孙慧宇长孙慧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来说一下,这属于供应链金融里面比较基础的知识了——以物融资,也就是质押贷款。 银行对企业的授信有很多类型,按照客户的性质分,有公司授信和个人授信;按银行的职责划分,有融资性授信和贸易融资性授信。

融资性授信就是银行向客户提供的解决其临时性、季节性或长期性资金需求的金融服务,它必须具有可抵押财产、信用担保或能够提供足额现金流出能力的企业法人及股东作为还款来源。

融资性授信包括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资本金贷款、商业汇票贴现、买入返售资产、卖出回购资产等。 而贸易融资则是指银行基于贸易场景下的金融产品服务,它的前提一定是企业之间真实的贸易往来,因此银行在审核上会比较宽松,办理时效较快。

常见的比如国内信用证、国际信用证、托收、保理等等。 其中,基于货款的支付申请的信托贷款(也叫融资保函),银行根据客户的申请,凭客户交付的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的投标保证金、预付款保函、材料质量保函、工期保证保险等合法合规的凭证,向客户提供资金,可用于生产经营活动。

当然,企业也可以通过仓储监管的方式,来提前获取融资。例如货物运到仓储监管后,客户可以向银行提出放贷申请,银行审核同意后,将款项打入约定的账户,企业收到款后,通知仓库发料。 这里要提醒的是,利用仓储监管方式取得融资需要满足几个条件:一是与供货方签订合同并付清全款;二是具备商品监管的仓储设施;三是具备安全有效的监管制度;四是选择专业的监管机构。

勾易冰勾易冰优质答主

很多上市公司的资金链紧张,常常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来转移利润和套取现金,如大股东或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企业间的相互资金拆借、通过子公司转移利润等。

而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关联交易也是常用的手段之一,其中通过加大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余额来套取资金就是经常采用的方法。

预收款项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方预收的款项。企业向购货方预收的货款,应记入“预收账款”科目的贷方;购货方补付的款项,应记入“预收账款”科目的贷方;企业收到购货方补付的货款,应记入“预收账款”科目的借方。但是,在实际业务操作中,企业有时出于某种目的而人为地改变正常业务运作,通过预收款项来达到套取企业资金和转移利润、业绩等目的。

(1)提前确认预收货款,人为改善经营业绩。

正常情况下,企业在收到购货方支付的部分货款时,可以确认为预收款项。但是,某些企业往往为了实现某些目的,往往提前确认预收款项,从而达到改善企业财务状况的目的。在实际中,某些企业为了达到增利增收的目的,人为提前确认预收款项并同时确认收入。

例:企业的产品在3月份还未开工生产,就收到购货方的预收款并确认为预收账款,然后在次月甚至以后月份确认收入,从而导致企业收入和利润提前,而企业实际上在下一个会计期间并没有生产。

(2)人为加大预收款项的余额,将收入挂预收款项。

企业往往为了增加下期的收入或转移当期利润,而把一部分销售收入或劳务收入挂在本期的预收款项中,人为加大预收账款的余额,而在本期或以后期间确认为收入。在实际中,某些企业为了达到转移利润和业绩的目的,人为加大预收款项的余额,把一部分收入挂在预收账款中,从而转移本期的利润。

例:企业本期实现了一笔80万元的收入,而其为了实现转移利润和增收增利的目的,把30万元的收入挂在本期的预收款项中,而实际在本期和下期各交付40万元的货物,从而导致本期收入和利润的减少,而转移到下一个会计期间。企业通过人为扩大预收账款的余额来转移利润,使本期的利润下降。

(3)虚构预收款项的数额,来套取企业资金。

在实际中,预收款项一般是按照合同规定和与购货方协商而产生的,某些企业为了实现其套取公司款项的目的,通过虚构一份伪造的合同或其他凭证,加大了本期的预收款项,然后通过支付给自己的手段或其他手段,达到套取企业资金的目的。

例:企业本期虚构一份合同,收到购货方支付的20万元预付款,而实际上企业并没有收到该笔预付款,而是企业内部某个关键管理人员为了侵占企业的财产私自做的虚假凭证和虚构的合同,从而套取了20万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