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企业有哪些问题?
1、什么是多元化经营? 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在从事某一行业业务的同时,从事其他行业的业务,即“多业经营”或“涉足多个产业领域”。从国际范围看,跨国公司大多实行多元化的战略,国内也有一些企业开始了多元化之旅。但是,由于采取的战略、目标市场、业务组合等方面的不同,使得这些企业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一般来讲,企业实施多元化的动机主要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根本法则。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其经营的目标就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往往靠单一的产品经营是不能实现的,就需要进行多元化的扩张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获取更大的收益。例如,某企业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以寻求更大的利益,先后进入计算机、通信和半导体等行业,开展多种经营,这就是一种多元化的表现。
(二)规避风险是企业理财的重要目标之一。任何经营活动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且越是大规模、跨行业的经营,所面临的风险也并不是简单的加总。如何合理地应对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成为企业理财的重要课题。通过多元化经营,将风险分散于不同产业间,无疑是降低风险的有效办法。
2、多元化经营的问题所在
(一)缺乏清晰的市场定位
无论是采取横向并购还是纵向并购的企业,在实现多元化发展时都应注意结合企业的优势及市场需求,对新的经营领域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明确该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通过合理的业务组合安排,形成各业务间最佳的分工协作关系,以提高整体的经营效益。
否则,盲目跟风、贪大求全,不仅会使企业新增不必要的经营成本,增加资本的消耗,而且会因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影响整个业务的正常运营,甚至使企业陷入危机之中。
(二)内部管理水平受限
任何一项经营业务的开展都离不开人员的支持与配合。特别是对于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来说,由于所涉及的行业较多,各个业务单元的运作模式很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会使内部的协调管理变得更为复杂。如果企业未能建立科学的内部管控机制,很难确保各项业务能够按照预定的战略方向顺利推进,势必会影响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三)资金压力较为显著
一般来说,企业实行多元化的策略多是基于外部市场机遇所产生的拓展性需求。新增的产业链条必然会需要额外的资金投入,这对于本就处于盈利阶段的企业来说也许并非难事。但如果企业本身所处的盈利状态并不理想,则很可能会因为资金的紧张而导致新业务难以得到有效支撑,影响企业多元发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