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评级有几个档次?
目前国内主要信用评级机构包括大公国际、中诚信、联合资信、上海新世纪、鹏元资信等5家,其中前三家属于市场主流的评级机构,业务覆盖全国,并先后获得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金融许可证。 按评级对象的不同划分,我国的信用评级主要分为公司信用评级(含主体和债项评级)、信贷客户评级和贷款质量评级三类;根据评级目的又可分为初始评级、跟踪评级和反馈评级。 企业信用评级的目的是评价发行债券的企业或其担保人的信用风险程度,为投资者决策提供依据。 其具体内容包括:考察企业偿债意愿是否良好,财务状况是否健康,融资能力是否强劲以及所发债券的流动性如何;
考察企业经营规模是否与资产规模相匹配,资金运行是否合理有效,有无持续盈利能力及盈利前景;
考察企业是否存在可能影响其履行偿还债务义务的能力或意愿的相关风险因素等。 对非金融企业发行债券的最初评级称为“发行前评级”,简称“标普”。对金融机构发行的贷款支持证券和金融债券的最初评级称为“首次评级”,简称为“穆迪”。
跟踪评级是在债券上市之后,通过定期的评级活动,及时掌握相关风险的变动情况,确保评级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以维持信誉。
另外对于因自身财务状况或者其他原因可能导致信用等级发生变化的债务人或者债权人,信用评级机构还会给予相关的预警提示,这种评级方法称之为“预警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