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设备表怎么填?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 所谓企业的设备管理,是指对企业所有设备的全寿命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使其发挥最大功能,实现最佳效益的工作过程。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健全的设备管理体系,那么它肯定无法运作。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有各种各样的设备才能正常运转。而设备管理体系是否完善,则会影响企业能否买到合适自己的设备以及是否便于管理。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尤为重要。
一、明确职责(制定设备管理的组织机构)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设立公司级和部门级两个层面的设备管理部门,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 (1)公司级设备管理办公室的组成如下: 总经理: 负责公司设备管理总体战略的规划,对重大技术问题做出决策。 总工程师: 负责对公司设备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考核;负责制订公司设备管理规定及实施细则、设备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公司设备购置、租赁和大修计划并实施;审核重要技术改造方案;参与重大工程项目的投标,确定主要技术装备要求及规格;组织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引进工作;协助处理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和设备故障等。
技术部: 参与重大工程项目的投标,提出对工程项目所需设备型号及规格的建议;协同财务部等部门做好投资项目分析,拟订投资预算;参与设备采购谈判,审查合同条款,保证质量;掌握设备使用情况,负责组织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与定期大修等工作。 供应部/采购部: 负责设备物料清单(BOM)的编制,确认设备采购信息;负责设备材料、备品配件的采购、供应与管理。 财务部: 参与设备购置和租赁方案的制定;审核设备款项的支出;审查报销相关票据,确保支出合理、合规。 二、编制预算(制订企业设备购置预算) 在确定了设备管理机构的成员后,接下来就要根据机构成员的职责来编制相应的预算。 而设备管理的预算主要包括设备购置资金和维修基金两部分。
三、合理选型(设备购置) 一个成功的选型应该达到以下目的:满足生产需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能量消耗,降低成本;保证安全,避免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减少环境污染。 因而我们在进行设备选购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否则只会得不偿失。
四、有效使用(设备日常管理) 设备的使用情况会直接影响着设备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因此如何有效地使用设备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技能。 对于一般企业而言,其生产的各个环节几乎都离不开设备,因此加强设备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及时维修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各种人为或者自然的原因造成损坏,这时我们就需要对设备进行维修。 如果不及时修理,设备就会一直处于“带病”运行的状态,不但会增加维修的成本,而且也会大大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设备故障应及时查明原因,严格按检修工艺要求进行检修并记录在案。重大故障应找出隐患根源,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消除。
六、规范报废(处置报废设备) 任何设备都是有使用寿命的。当设备到达使用寿命后,就应该对其进行合理的报废处理。如果不加区分一律进行报废处理,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做好设备报废管理工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