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企业债务违约?

普欣颖普欣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什么是债务人违约 二、债的变更 三、免责事由 四、违约金和利息 五、债权人和担保人的责任 一、什么是债务人违约 债务人违约,是指债务人没有按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履行其债务的行为。 违反债券的约定义务包括:返还财产,包括返还原物或者支付价款;给付报酬(包括利息),赔偿损失,包括补偿因违约而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以及合同约定的其他义务。 二、债的变更 1. 内容变更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协议变更原债的内容。但变更后的条款不得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2. 主体变更仅指债权人或债务人的变更。

三、免责事由 1. 可归于第三人的原因 《担保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第三人加入债务的,保证人对新增部分承担保证责任”这就是可归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贷款逾期的,银行可要求保证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2. 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的定义: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3. 债务免除 四、违约金和利息 1. 逾期还款的利息计算原则:按照借款合同中载明的利率计息,除非有特别约定,否则逾期利息的计算基数应为全部未还本金。 2. 逾期还款的违约金计算原则: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的,一般支持违约金(当事人请求调整高出的部分不予支持);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的,一般不支持。

五、债权人和担保人的责任 1. 债权人责任 债权人未将抵押财产及时处置的,应当对债务人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40%-60%的责任。

2. 担保人的责任 ① 一般保证期间,债权人提起诉讼,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即保证期间届满后,债权人有权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再次起诉,请求法院判令保证人承担相应的保证责任。② 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③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取得独立请求权当事人的地位,享有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利的抗辩权和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的法律后果。 ④ 主合同纠纷案件生效判决、裁定执行完毕后,债权人对同一被执行人又提出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⑤ 主债权被强制执行后,保证债务尚未超过保证期间,债权人主张保证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仝婧雨仝婧雨优质答主

应当理性看待债券违约风险。债券违约风险是债券市场运行中固有的风险,是市场风险价格发现机制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是市场功能正常运行、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表现。随着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债券市场约束机制日益增强,市场参与者逐渐成熟,对债券违约风险的认识趋于理性。一是违约率在可控范围之内。二是违约风险总体有序释放。三是信用风险处置市场化机制逐渐发挥作用。银行间市场违约后续处置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发行人通过破产清算、破产重整、协议处置、要约处置等方式完成处置的债券金额已超过1,000亿元,处置金额与占比逐年提高,市场化违约处置的成效初步显现。四是市场刚兑信仰逐步打破,投资者风险意识增强。

债券违约是市场主体的经营风险,本质上属于民事纠纷,市场各方应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解决争议、处理风险。2020年底,中国人民银行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会同国家发改委、证监会,联合起草了《关于公司信用类债券违约处置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通知》以市场主体需求和市场发展为导向,着力于推进债券违约处置机制建设,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畅通债券违约司法救济渠道,强化发行人、中介机构责任约束,加大投资者保护力度,为维护市场秩序,提升违约处置效率,推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