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业有多少家?
目前根据协会统计,中国一共有60多家金融机构成为了MSB的会员单位;其中包含4家资产管理公司、12家信托公司、8家融资租赁公司、11家小贷公司、5家商业保理公司、7家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和3家典当行。 这些机构的类型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属性——都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
之所以设置这么多非银机构,是因为在监管层面一直对金融行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虽然近几年监管机构一直在探索混业经营的试点,但这仅仅局限于券商、基金和保险公司,对非银金融机构的影响不大。 在分业经营的背景下,我们研究中国的金融体系,就需要把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与以非银为代表的新兴金融机构区分开来。
当然,由于非银机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企业,很多机构其实更像是在金融行业的生态圈中做着基础服务工作的“服务者”(例如为上市公司提供财务顾问服务的券商和为投资者提供投顾服务的基金公司),因此我把他们放到了第二级。 第三级我则划分了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包括央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等监管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六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传统金融机构既从事传统的银行业务,也开展着新业务的创新尝试,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第四级是我划分的互联网金融的企业,包括互联网公司以及运用区块链技术开展金融业务的企业。 虽然这些企业的本质可能都是作为第三级的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主体或者服务者存在,但是考虑到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并且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单独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