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业液态?
“液体”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90年代中后期,当时对“商业生态”、“网络经济”和“平台战略”的研究风靡一时。“网状组织”与“无形资产”等概念也被广泛传播。 1996年,CSC指数首次被提出以分析互联网的商业价值(URL)。1997年,《连线》杂志刊登了这篇报道:《网络经济学:为什么在线公司能够成功?》文中提到: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转型时期……这个转型的根源在于一个人们尚未充分领悟的事实:对于今天许多产品和服务来说,互联网是一种新的分销渠道。很多企业必须应对两个问题:第一是它们如何在网上分销产品?第二是它们应该如何重塑自己的业务模式使它们能在互联网上成功呢?” 随后,关于网络经济的文章和书籍层出不穷。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教授的《网络经济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Network Economy)一书,该书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销售超过250万册,并成为哈佛商学院推荐书目。书中首次提出了“液态”一词,用来描述当时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 “网络经济是流动性极强的经济。在这一经济中,信息能够迅速地在全球范围内无远弗届地进行传递,任何商品或服务都能够通过电子途径得到快速有效的交付——即使这些商品或服务的供货来源或是最终的终端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并不靠近这些信息或服务的发送方或接收方。 由于信息能够轻易而且常常是无成本地传输和递送,它就可以像油一样遍布整个经济体系,并如油般改变着它的形态。” 后来,克里斯坦森教授进一步发展了“液态”的概念,将其纳入自己的“创新扩散理论”中。在《创新的扩散》(Diffusion of Innovation)一书中,他这样谈到新技术在经济体系中的渗透情况: 在本书中,我们将要考察的新技术是计算机与因特网。根据我们对历史上技术创新的回顾以及当前技术发展态势所做的研究,我们认为计算机及因特网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过去两百年来所有其他的技术有所不同。它们并不是先行到达某个临界数量后再引起“爆炸性”增长,而是他们的传播呈现为一道波浪线,即所谓的S形曲线。......当一种技术正处于其S曲线的上升阶段时,经济体系就像是被浇了一层润滑油,整个运作明显变得更有效率并且充满了活力。随着新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产业受到冲击并被重新塑造。新产品和新服务层出不穷,给消费者带来无数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