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退市原因?
谢邀 先说我的结论,企业经营不善导致亏损是上市公司退市的根本原因;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只是造成上市失败的外因。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网站提供的数据,2014年至2016年A股市场共有39家上市公司被终止上市,其中2015年和2016年被终止上市的上市公司分别为14家和24家,2014年则为6家。 随着2017年*ST海润的退市,今年A股市场的退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38家,超过了此前任何一年的水平。 *ST海润的退市意味着2014年至2016年间已被终止上市的39家公司全部回到A股市场。 这39家公司中,有15家属于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强制退市,占比38%;11家由于业绩严重亏损而被暂停上市,随后终止上市,占比28%;9家企业是因为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而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后被终止上市,占比23%。 只有一家公司是由于未满足上市条件或被实行风险警示,属于主动退市,仅占2.6%。
从已退市公司的分类来看,约五成被终止上市的公司存在大额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项目,而这些应收对象又大多为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因而导致大量的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公司经营亏损的局面难以改善。 根据已经披露的年报显示,2014年至2017年这38家退市公司中有29家的营业收入低于5000万元,其中16家的营收低于1000万元。 同时,在已退市公司中,因巨额债务逾期、欠息而导致破产重整或清算的案件也有较多发生。
1、连续三年亏损
如果公司连续三年亏损,会收到交易所的退市警告。如果第四年仍然无法完成减亏扭亏,将会暂停上市。在下一个会计年度如果还不能实现盈利,将会面临终止上市。
例如,2006年*st科健由于业绩连续三年亏损,于2007年5月初被暂停上市。2007年度虽然实现盈利,但是2008年继续亏损,2009年3月,上交所终止*st科健股票上市交易。
这种因连续亏损退市的案例还有*st本实b、*st嘉陵等。
2、净资产为负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
例如,在2014年,*ST中富曾实现微利,但因为净资产为负值,于当年7月被暂停上市。在2015年虽然实现盈利,但是依然未能转正净资产,*ST中富于2016年5月终止上市。
3、营业收入过低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
例如,2003年,原水仙电器大股东将原水仙A股资产全部与福建龙凌有关资产互换,*st水仙电器由家电行业转入生物工程行业。但是由于该业务未能实质开展,致使营业收入逐年大幅下降。2004年度到2006年度,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只有80万元、10万元、1万元;并在2006年12 月 31 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为-4.77 亿元。综合两个退市标准,公司在2007年6月终止上市。
4、年度报告未按时披露
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或者中期报告,且公司股票已停牌两个月。
例如,在*st上控被终止上市前,其2014年度报告、2015年前三季度报告、2015年度报告、2016年第一第二季度报告以及2016年半年度报告均未披露,自2016年5月27日起停牌。上交所在其2016年度报告披露期限届满之日(即2017年4月30日)起两个月内,仍未披露2016年度报告。因此,上交所在2017年6月29日终止其上市。
5、欺诈发行
上市公司存在规定的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的,证券交易所或者国务院认定的其他机构依法作出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决定后,公司股票不再在交易所交易。
6、重大信披违法
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根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导致连续年度财务指标实际已触及终止上市标准的,证券交易所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按照股价交易的有关规定作出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决定,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终止交易。
例如,曾经的“万年重组股”*st二重,在2012年通过造假粉饰财报。2015年其造假行为被证监会查实,认定该公司2011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21.41亿元和利润2.01亿元,并追溯调整2011年度合并财务报表。由此,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显示,公司重新追溯调整后的2011年度净利润为-2.28亿元,期末净资产为-1.46亿元,这意味着公司实际已触及当年的终止上市标准。上交所在2015年12月20日作出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公司股票于2016年3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