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总资产怎么算?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所以, 总资产=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 即:总资产=105.84亿元×(1-32%)=70.66亿元 如果想知道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情况如何,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公司财务中的“资产”是指企业在一定时点所拥有的财物,以及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承诺和义务;财务中的“负债”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引起的公司在将来必须以资产或劳务的形式向其他单位或个人支付的经济负担。它包括各种借款、应付票据、长期应付款等项目。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无论资产负债表还是利润表,都是按照会计准则编制的,具有可比性。但如果不是上市公司,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往往根据老板的个人意思来编制报表,可能为了粉饰业绩而多报利润或少报成本,从而造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不真实性。在看财务报表的时候就需要更加谨慎一些,尤其是看资产负债表。
在分析资产负债表时,需要特别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资产的构成比例是否合理。一般来说,正常经营的公司资产的结构是比较稳定的。但一些公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可能会故意调整自己资产的构成比例。例如,当公司资金紧张时,有可能会出售固定资产来回笼资金,虽然短期来看可以减少负债,但长期来看,有损企业的整体价值。又如,有一些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往往会增加存货和短期投资,用来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这些都需要仔细辨别。
2、注意资产的质量。这是说要看资产的实际情况如何,是否真实存在。有些资产虽然是真实的,但却没有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这部分资产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能作为一种消耗来计算,如在产品生产线上的原材料,即使还没有加工完成,也不能按期望价格卖出去,因此是作为消耗而不是资产计入资产负债表的。相反,如果有一笔资产,看上去是你需要的,并且也确实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产生了预期的效益,但这笔资产的实际金额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多。比如,你的机器设备账面价值50万元,但由于折旧已经提取完毕,实际价值已不足50万元,但你仍然继续使用该设备进行生产,并以此作为计算基础取得预期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其实际价值虽不足50万元,但其产生的效益却可能超过50万元,这部分超过部分就是隐形的资产。对这种隐形资产要加以重视,因为它实际上代表了你可以支配的真正的资产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