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为什么不在中国上市?
1,不是腾讯不想回内地A股(沪港通之后)或者香港(H股)上市,而是不能。因为腾讯的注册地在开曼群岛,而根据我国证券法及有关执行规定,境外上市公司必须通过境内经纪商在境内代理买卖股票;而且不能是B股的法人股东,否则要履行相关手续。而腾讯的资本结构里又有红筹架构这一层,所以根本不可能回去上市。
2,从另一个角度看,腾讯之所以能在美股上顺利融资,并且市值远超预期,说明美国投资者对于互联网行业非常追捧,哪怕你业务只占市场一点点市场份额,只要用户黏性高、盈利模式清晰就可以给予很高的估值。而这恰恰是因为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所形成的马太效应。如果腾讯回到A股或者其他海外市场,恐怕也要承担一定溢价,这对它来说未必是件好事。 腾讯近年来一直在推进全球化战略,比如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微信的用户数量,以及刚刚发布的微信海外版,还有Tencent Cloud等等。
从这个角度来看,腾讯目前确实不需要太多的资金,而且以它的业务体量,哪怕是再庞大的融资规模对它的整体影响也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在国内,对于金融类业务的管制非常严厉。
港股IPO制度在股权结构上对于投资者的保护要求较为宽松。如对于公众持股比例,港交所上市规则规定,最低比例为25%,如果发行人市值超过100亿港元,可降低至15%。
腾讯公司由马化腾等5位创始人发起创立,其中马化腾持有公司10.95%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Peleton Investment Limited(一家由马化腾控制的离岸公司)为最大股东,持有公司39.7%的权益;管理层在公司发行后的持股比例高达54.84%。由于腾讯管理层对腾讯控股有着较强的控股能力,公司符合港交所的公众持股比例最低为15%的条件。同时,腾讯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定价为0.35港元,总市值为2.598 亿港元,低于100亿港元,不存在股权激励计划。
港交所的上市规则在金融类业务的管制要求上较为宽松,而腾讯的收入来源中有很大一部分源自互联网增值服务项目中的虚拟道具销售。根据腾讯向香港交易所递交的首次公开募股招股书,在线游戏销售收入占该公司在2003年收入的17%,2004年收入的28%。在线销售游戏道具在中国当时是未被明确允许或禁止的行为,腾讯在境内IPO可能面临一定的障碍。
此外,对于以技术骨干为主的核心团队,H股和N股上市制度在股权激励上比A股上市制度有较为明显的上市政策优势。由于腾讯公司从事软件开发业务,其核心团队为以技术人员为首的管理层团队,公司在成立初期对其核心团队的长期激励需求较强,需要充分保护团队成员的控股权和管理层的控制力。目前,腾讯仍采用AB股结构,创始人团队和管理层团队持股合计约65%,通过同股不同权的AB股结构享有85%的投票权。腾讯如果想在A股上市,就必须改变该等股权结构,而腾讯的创始人团队和管理层团队不会轻易放弃其对公司的控制权。因此,腾讯如果要在大陆上市,存在一定的制度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