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假职业怎么样?

向权科向权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来说一下我的看法吧,可能并不专业 首先中国对于造假售假的打击力度绝对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随便拿一个实例出来都足以说明问题。比如前不久江苏泰州警方打掉了一个制假团伙,这个团伙以低廉的价格出售假冒的商品给其他商家,涉案金额高达10个亿(详情请见B站up主“硬核的太空”的视频《卖假货月入6亿!这些卖家实在太狠了》)。虽然这个案例是电商领域的,但是可以想象在实体领域里类似的情况也是比比皆是。

另外再说个题外话,之前看过一个报道,说美国有超250个品牌有假标识的问题,相当于每四个品牌就有一个假标识的问题(具体出处我忘了,是个新闻报道,不是论文研究或者杂志文章)。所以从这方面来看的话,中美的打击力度其实差不多,甚至美国还要更胜一筹(只是很多假货价格更低,而且很多买家不知道是假的所以不敢买)。当然,这仅仅是造假售假的现象层面,并没有涉及到更深层次的原因。

既然提到深层原因,那么就必须说到制度的差异了。美国是一个权利分散化的国家,而我国则是集权制的。这一点造成的影响就是美国的执法必须依靠民众和媒体的力量,而中国则有着强大的政府力量作为支撑。举个简单的例子,之前爱奇艺热播的《我不是药神》里面就有公安介入打击假药犯罪的场景(当然,电影是虚构的,真正执法的时候并不会这么夸张.....)。

当然,制度并不是导致造假售假现象唯一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市场供给。任何一个商品都有其生产成本与市场成本。市场成本包括企业营销、渠道建设等所有相关的支出。一般来说,生产成本的溢价不会超过5%,而市场成本的溢价则没有上限。只要假冒伪劣的产品能够提供正常甚至是高于正常利润的话,它必然是符合供给要求的。

这就是为什么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尤其是低端产品),而在高端产品比较少见的原因所在。因为制造假冒的高端产品需要付出高额的成本,最终往往得不偿失。

佘玲帆佘玲帆优质答主

打假这个职业一直是在被争议和发展的道路上前行的,一方面中国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山寨横行,所以专门靠打假吃饭的职业就有了丰厚的土壤,另一方面,社会对该职业的不认可也是处处体现,商家认为他们就是图便宜的敲诈者,部分媒体也认为是骗子,甚至很多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家里人也是持反对态度。

2009年,国家工商总局出台了支持“职业打假人”的文件,各地“职业打假人”犹如得到工商总局明令嘉许后,纷纷“雄起”。

2014年3月15日开始施行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职业打假人”又得到了法律的支持。

实际上,打假职业的从业人员也是良莠不齐的,很多职业打假人是通过专业渠道购买假货,比如假冒烟草或者是名表名包,更有甚者和厂商有利益关系,专门找茬,赚取差价,也有部分是以欺诈的初衷购买假货然后找赔偿的这种,这一类,往往被当做骗子,处理结果多是双方各担责任的那种局面。

而通过正规途径购买假冒伪劣商品,比如在商场或者专卖店购买假货,然后根据消费者保障法得到赔偿的,这类往往能得到法律支持,获得赔偿,在这类人员中,有的人的行为类似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他们在打假领域拥有自己的情怀,也得到了社会的尊重。

总的来说,打假职业的从事者素质参差不齐,而要保障自己的权益,在打假过程中一定要记录商家所售假冒伪劣商品全过程,做到证据确凿,这样才能保证获得赔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