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未来在哪里?

晁子豪晁子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经济最本质的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有效需求严重不足! 所谓“四万亿”的计划,不过是中央政府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重手段,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加大投资、扩大生产,以便在短期内增加就业和提高产出水平。但事实上,中国的就业水平和产出水平在2008年底已经接近饱和点,再加单这些所谓的刺激政策,效果只会越来越弱。 当前中央提出大力振兴钢铁等工业产业的同时,实际上面临很大的压力——钢铁行业的产能已经严重过剩,新增产能受到严格限制;而且,目前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在于消费和投资两个领域的增长乏力,而钢铁行业既不是消费者(消费品生产行业已经在去库存化)又不是投资者(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已经到达极限水平),钢铁行业的产能虽然可以暂时性扩张,但最终结果必然还是以亏损为终结。

在产能过剩的阴影下,任何新的行业想要崛起都相当困难。比如新能源业虽然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多优惠但仍旧受制于产能瓶颈无法完全释放增长潜力。另外,电子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分支,虽然前景广阔但也不得不承受阿里云与腾讯云这两个庞然大物的竞争压力,最后能否取得领先优势仍旧未知之数。 总之,对于中国这个庞大体系来说,真正的新兴产业并不多且大多已经被重点扶持,其他大多数行业都属于夕阳产业或者半死不活的状态——这就是中国经济的现实情况。

对于这样一个大格局基本没有太多可说的,我们只能期望那些处于成长期的产业能够突破重重障碍顺利崛起,同时,那些已经没落的产业不要再继续回光返照了。

万馨颜万馨颜优质答主

第一,未来在中国广阔的中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现在是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增速也是最快的,在未来几年、十几年会保持比较快的发展。因为现在中国还是二元经济结构,在未来几十年可能都会是二元经济结构。沿海地区发展得比较充分了,而中西部地区总体来说还有很大的空间。从地理上而言,二元经济结构是城市速度发展比较快,农村发展比较慢。在城市里面,中西部的城市发展速度可以与东部地区相媲美。这是中国经济未来最大的结构性的趋势。

第二,在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中国仍然处在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像汽车、化工、机械、装备、消费品仍然存在比较广阔的前景。而像钢铁、有色、传统建材等一些比较传统的周期性、重化工业,空间会越来越小。从行业特征来看,增长速度、增长规模会缩小。虽然在某些阶段可能增长速度比较快,但是长期看增长空间比较小。

第三,符合“中国梦”的相关产业。与传统意义有所区别的是,这些产业都是在需求的引领下发展起来的,包括像大健康,像环保、养老、老龄化相关产业、旅游、文化创意、教育等等。过去这些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很小,未来的空间非常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