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处于什么周期?

宓云凡宓云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首先,从长期来看(50年以上),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归结起来主要是两个:人口和制度。下面简单分析这两个因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人口 下图是我国历年总人口数,不难看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一直是供大于求的,这也是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必须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80年代初,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重仅为7%,到2013年底,这一数字已经达到14.9%,距离深度老龄化社会只有一步之遥了。

与此同时,2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全部人口中的比重从80年的57.8%下降到13年的51.4%,下降了近1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减少约2.2个百分点。

劳动力资源的紧张程度正在逐步缓解,这种供求关系的变化无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但同时也要看到,尽管“人口红利”已经开始逐步消失,但是人口总体依然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并且劳动力供给侧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高等教育普及率的大幅提升,意味着无技能或者低技能的劳动力供给将逐渐减少,而高素质的劳动力供给却在不断增加。这意味着未来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人力成本的上升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2、制度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可以说是迈入了深水区,改革进入“深海区”的主要标志就是改革的边际收益已经无法与边际成本相抵消,进一步深化改革已经意味着利益再分配,因此改革的推进必然受到既得利益的阻碍,改革的难度和阻力都大幅度增加。

可以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仍然处在“艰难前行”的阶段,各种既得利益的冲突和矛盾相当激烈。一方面,我国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内涵式发展,就必须大力调整能源和原材料等要素的价格,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必须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减轻企业和民众的税费负担,激发市场活力。这些都需要通过制度改革来完成,换言之,只有在制度框架内,才能完成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

总之,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在我国现行体制下,结构性增长瓶颈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令狐玟欣令狐玟欣优质答主

经济周期是指国民经济运行周期,一般分为经济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的四个阶段。经济复苏阶段是指国民经济从最低点开始回升的阶段;繁荣阶段是指经济高涨,生产发展达到最高点,社会产品的数量大量增加的阶段;经济衰退阶段是指生产由最高点开始下降到正常水平的阶段;萧条阶段是指经济不景气、生产低于正常水平并达到最低点的阶段。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经济不断增长,再由最高点到最低又不断下降,从而形成周期性和波浪式的发展特点。

在现代经济社会,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运行的真实写照,每个市场经济国家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经济周期的现象。凯恩斯认为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固有的属性。经济周期问题从18世纪工业革命后就出现了,对经济周期现象及其波动规律的研究是西方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中国经济周期分析

新中国建立60多年以来,中国的经济运行可以分为两个周期。在改革开放前,经济运行经历了前大起后大落的周期性波动,即经历了50年代初期生产稳定恢复、高涨,50年代中期调整及60年代初期的恢复调整,1958-1960年经济大跃进以及60年代中期后的调整等经济周期。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也出现了波动,但总的来说,保持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趋势。从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四个周期。第一个周期是从1979年到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分别在1981年和1989年达到低谷,其间在1984年达到峰值。第二个周期是从1991年到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在这6年中持续回落,到1996年触底。1997年进入第三个周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峰值,随后增长率回落,直至2002年触底。2003年起进入第四个周期,经济增长率达到巅峰,在2009年达到低谷,随后增长率回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