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强制结汇过吗?

时巍峰时巍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曾经有,而且很激烈! 20世纪60年代,国际环境险恶。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老大哥对中国充满戒心;在珍宝岛事件后,美苏两霸在中国周边战略要地布下重兵。北面,陈纳德将军领导的“人民抗俄军”在新疆策应苏联入侵;南边,越战正酣,美国已经在南部海域布满了舰船。

当时,我国外汇储备不足7亿美元,国外资产不到15亿美元。也就是说,如果外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很大,那么就可能收不回来这些外汇了。面对如此恶劣的国际环境,中央果断决策——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即所有外币的收入都必须卖给银行,换成人民币。这一制度在1994年之前一直持续着,对当时国家的外汇管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不过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迅速成长为全球贸易的一极,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到2013年底,已经达到了3.8万亿美元,比1963年增加了近50倍。

现在没有强制结汇制这个说法了。外汇管制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但目的却没有变化。这就是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维护金融稳定。 现在经常看到新闻说,某国汇率如何如何,影响出口如何如何……其实,作为世界工厂,我们很多时候是在被动应对别国的汇率政策。

2013年以后,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就占到了九成以上,美元/RMB的汇率波动对中国的影响最大。适时调整外汇储备结构,保持外汇资产的流动性,避免被动回购美元资产,就成了管理外汇的重要任务之一。

衣栀玥衣栀玥优质答主

中国实行的是强制结汇和意愿结汇相结合的外汇管理方式。强制结汇指的是企业在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入须在银行开立外汇账户,经批准可保留一定的外汇,余款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向国家指定银行(现为国有专营外汇的金融机构)按银行挂牌的现汇买入价全额结售给国家;意愿结汇指企业在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入可保留一定数额外汇,经批准可将余款在金融机构按挂牌的外汇卖出价结汇,也可将一定金额的外汇留在其外汇账户上,自由支用。

结汇指外汇的收入者将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指定银行按一定汇率付给等值的本币的行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局,通过制定结汇价格(包括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规定结汇方式等措施来实现管理境内机构的外汇收入。结汇价格和结汇方式的制定与规定,以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对外公布,境内机构应当依此办理结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