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还要进口石油?
进口石油是为了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石油危机,因为国内石油储备量不够,无法支撑长时间使用。 虽然近几十年没有出现过石油危机了,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创伤。
第一次是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宣布禁运石油,国际油价从每桶4美元上涨到12美元。第二次是1978年底美国与伊朗政权更迭导致的石油供给减少,国际原油价格再度飙升至40美元/桶。两次石油危机都导致当时日本经济陷入泥潭,欧美国家经济增长出现停滞。
我国是从改革开放后开始大规模进口石油的,因为之前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国内实行的是低油价政策,大力发展和促进国内能源工业的发展,尽量减少对国外石油的依赖。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要,逐渐提高了对石油的进口量和比例。
目前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总储备能力可达1.65亿吨,其中福建连江、浙江舟山水上储油基地已经开工建设,辽宁盘锦、山东青州、湖北荆门等地陆上储油库也在抓紧建设之中。同时我国已经开始在沿海建立大型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以备不时之需。
进口石油的增加,主要是原油加工能力的提高和利用外资增加的结果。过去几年里,中国利用外资兴建了许多规模大、技术先进的石油化工装置,石油加工能力提高很快,一些沿海特大型炼油厂、石化厂对进口原油和海外原油都有更大的依赖性。
中国的原油进口开始于70年代,当时每年100-200万吨的进口量满足了中国国内的需求。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尽管中国的石油勘探在不断完善,产量也在逐年增长,但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石油还是远远满足不了国内需求。因此,从90年代以来,中国从国外进口的石油数量逐年增加,石油对外依赖性的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进入2000年以后,中国石油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石油资源对外依赖性的程度不断提高。2003年度净进口石油7500万吨,石油对外依赖性首次突破30%。在2004年世界石油供需矛盾异常紧张的情况下,中国从国外进口的石油数量突破1亿吨,石油对外依赖性的程度达到40%。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今后石油对外依赖性还将大幅度提高。据中国有关专家预测,2010年石油对外依赖性将高达60%,2020年将高达70%。因此可以说,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将是一个石油消费大国和石油进口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