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有外流吗?

谷万云谷万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流出”和“外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先说第一个,“流出”一般是指资金从国内流向国外;而第二个“外流”是指外资、外国企业贷款等投资行为所形成的贷汇出超。前者属于主动行为,后者属于被动行为——因为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往往以货币方式体现(比如外商直接投资项目需要先在外汇市场买进外汇),所以一旦他们撤资或者减少投资就会在外汇市场上形成一定的贷汇出超额度。 理论上讲,当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高于正常水平时——也就是这个国家的国际清偿力过剩时,是可以选择把一部分外汇储备投放到国际市场的,此时就相当于把流动性相对充裕的本国货币置换为稀缺的国际货币,从而起到刺激本国出口,减少进口的作用。

但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要投放到国际市场呢?既然要投放必然是因为国内的投资机会已经小于国际市场了——换句话说就是本国的产能已经出现了过剩,如果继续留在国内,这些资产可能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甚至贬值。这时候如果不增加进口(进口可以减少产能过剩的局面),那么就只能通过出口(特别是产品出口)来减少本国过剩产业的产品,同时促进就业。

问题是,外贸企业的收入是人民币,而生产成本可能是美元或者其他币种,这样随着业务的开展,经常项目下就会出现逆差,为了保持进出口的平衡就必须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因此最终可能形成这样一个局面:国际贸易顺差——引起国内产能过剩——出口退税或补贴——外汇市场干预——贸易逆差——减少出口补贴和退税——恢复顺差……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个无解的死局!

兰莲琳兰莲琳优质答主

近几年中国确实面临资本外流,但总体看规模并不大,是可防、可控并且在可接受范围内的。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初步测算的“热钱”规模,2014年全年“热钱”净流入仅占外汇储备的1.3%,2015年累计净流出仅占外汇储备的2.0%,2016年1至7月累计净流出仅占外汇储备的2.2%。

中国仍处在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速与国外相比仍具有较强吸引力,中国与国际资本市场的相关性还不高,中国市场仍处于新兴市场阶段,对外资需求大。此外,近年来不断加快的资本项目开放和外汇管理简政放权,提高了中国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可兑换程度和国际投资者配置中国资产的兴趣,使得资本有持续流入的条件和动力,这些均降低了资本外流的实际风险。

同时要意识到中国面临资本加快外流的潜在风险。中国的财富总量在不断提高,且中国正加快资本项目开放,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可兑换程度在稳步提高,资本加快外流有现实基础和制度基础,不可掉以轻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