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价为何波动频繁?

家文远家文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明确一点,国际原油价格走势是波动的,国内成品油价格也是跟着波动; 其次是国际原油市场、我国石油消费结构、国内成品油体制等都会影响油价的波动 再次是国内调控政策的出台会导致油价短期大幅波动 最后是地缘政治等因素也会导致油价出现波动。 下面具体讲讲各个因素对油价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影响油价的因素主要包括供需关系和成本变化两个方向。

一、供需方面(中长期)

1.供给端主要关注产油国产量政策  国际原油市场以需求为中心,在供大于求的状态下原油价格下跌,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下原油价格上涨。短期的行情会被突发事件所左右,例如俄乌冲突,疫情等多方因素影响,比如美国联合欧美国家制裁俄罗斯,西方各国要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减少俄罗斯油气收入,以此施压俄罗斯,使得国际油价短期内迅速上升至每桶120美元以上。但从中期看,还是要回归供需基本面,看看产油国特别是OPEC+的供给政策。  目前国际能源署EIA预计2022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速为2.0%,其中石油需求增速预计为2.3%,而OPEC预测的2022年石油需求增速更是高达4.5%。为了抑制油价进一步上涨,OPEC有意增加产量来平抑油价,但受制于实际生产能力,OPEC的增产效果有限且存在时滞效应。非OPEC生产国如加拿大、巴西和美国也在加大原油生产,以期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在此情况下,如果市场需求能够保持稳步增长,那么油价将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反之,油价会再次陷入低谷。

2.需求端主要关注各国央行货币政策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与美元指数呈现负相关关系。一般来说,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收紧,会带动美元指数走高,不利于原油价格的上涨;反之,货币宽松则有利于原油价格上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各国家政策导向不同导致的效果也有所差异。就以美联储加息为例,此前欧洲及英国都先后宣布加息,而日本依然采用量化宽松的政策,虽然美联储已经表示加息幅度可能达到75个基点,但欧盟英国通胀高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不排除会跟随日本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样就会削弱美联储加息对油价的上行压力。

二、成本方面(短期)

1.现货端,关注地缘政治因素和全球通胀水平  在需求稳定的情况下,供给的增加会导致油价下降。但如果出现极端情况,例如战争、灾难性自然灾害等,会造成短时间内供给不足,进而推动油价上升。另外,需要关注全球通胀水平,如果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会形成对原油的支撑作用,从而推升油价。

2.期货端,关注CPPI和CCER机制  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机制包括CPPI和CCER两种定价模式。CPPI即计算基准价格指数法,通过跟踪检测组成基准油的五种品类的国际油价,计算出反映中国原油现货市场行情的基准价格指数,进而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CCER指的是替代基准价格方法,就是选取与石油产品物理性质相近的燃料,估算出其价格后,作为石油产品的基准价格,再以此为依据,计算石油产品的差价。两种计算方法均会考虑到国际油价变动,因此会从边际上影响油价的波动。

三、政策方面(短期)

1.国家发改委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结合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实行有涨有跌的油价调整。当国际油价低于或高于每桶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原则上不予上调或者下调。

2.财政部在发改委制定成品油价格基础上,综合国内成品油价格运行情况,考虑上游加工企业利润和流通环节费用等情况,提出汽油、柴油消费税调整方案,报请国务院同意后实施。

四、其他方面

1.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  通常情况下,一国的外汇储备中必须包含一定数量的黄金,以此来保证该国货币的信用和稳定。而当外国政府或者中央银行大量购进黄金时,会缓解供应紧张的局面,对金价产生强劲的拉动作用,并进而传导到原油等大宗商品上来。

2.ETNs交易方式的创新 为规避实物交割的风险,客户可以通过购买ETN的形式间接持有原油资产,这类似于美股或者港股通的做法。由于不涉及实物交割,避免了存放和仓租等费用,给客户带来更高的收益。

焦滟焦滟优质答主

国内成品油的上调下调不是针对某一次的国际原油大涨大跌,而是看整个计价周期内国际油价的平均值涨跌幅是否超过50元/吨调整线而决定的。由于国际油价走势震荡、计价周期内平均值不断变化的缘故,所以调价最终结果在调价前还有不确定性,要等临近调价时甚至调价刚公布时才最终明朗。

从计价模型里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国内油价是受整个10个工作日计价周期内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水平平均值变化率的影响,最终的调整与否、调整的水平是到调价当天才能最终确定,如果接近调价日国际市场某一天内大涨或者大跌,都会对最终调整结果产生不小影响,所以每次调价前甚至正式调价时确定最终调整结果才有可能比较接近实际情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