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为何不禁?
首先,我国没有完全禁止稀土出口,只是加强了出口管制(对境外企业实行配额管理) 然后,很多人不了解稀土到底是什么,简单说就是混合在其他材料里的元素,很难单独提取出来。这就造成了稀土难以估值,价值不好确定的问题。同时因为难以提纯,稀土的利用率很低。以氧化铈为例,作为抛光粉的利用率只有3%左右,而作为催化剂的利用率能达到70%以上。
最后,说说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为什么要限制稀土出口? 一方面是环保问题,我国是个稀土资源大国,同时也是稀土污染物排放大国。如果管控不好,稀土冶炼加工对周边环境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世界眼光。众所周知,中国在金属矿产资源领域是一个储量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产量大国。在部分矿产品出口受到国际舆论压力的时候,我们依然选择满足国内需求,这显然是我们有更大的自主权。当然这种选择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不过,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是我们有能力承担的成本更高的环境损失和资源代价。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国民收入的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我们必然要在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上付出更多的成本。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巨大成就,有能力也有资格为今后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资源利用策略奠定经济基础。
中国政府近年屡屡因为限制稀土出口而遭美国、欧盟和日本起诉。中国商务部18日发布了2013年第18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和日本的进口氢化丁晴橡胶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14%至15%,年限是自2013年6月19日起5年。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首次对美日两国同时采取贸易救济措施。分析称,这表明中国开始“对等反制”美欧日。
稀土是中国在国际资源市场上掌握话语权为数不多的领域之一,中国约供应全球90%的廉价稀土。美欧日认为,中国禁止和限制稀土出口违反了WTO规则。
此前,在WTO首次针对中国稀土贸易提起的诉讼中,专家组裁定,中国对稀土等采取出口配额管理措施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美方称,这是美中在WTO打的贸易争端案中获得的“重大胜利”。
但有分析指出,专家组只认定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配额管理违反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但没有处理中方关于“限制措施是基于保护可用尽自然资源”的抗辩。专家称,这意味着如果中国政府能在多边上诉机构的审理中就自然资源保护问题据理力争,有可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事实上,有“工业味精”之称的稀土元素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中国对稀土出口“收紧银根”,限制开采和出口,是出于对环境的考虑。
在WTO专家组报告发布不久,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美国并出席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四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有媒体称,美中高层在战略与经济对话中讨论了稀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