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法国银行?
中法银行业合作的进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中国银行和法国外贸银行(BNP)共同组建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国际结算中心”两大机构,旨在促进两国贸易和对外投资的发展。随后在80年代初期,双方又成立了中国银行巴黎分行和法国外贸银行北京代表处。 1994年1月,中国与欧盟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当年6月底,为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欧盟承诺将欧洲最惠国待遇扩展到中国所有企业和公民。在此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开始全面提速对外开放的步伐。 1995年10月,国务院同意在中国设立欧洲货币市场,原外经贸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主管机关分别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国的外债管理和外币管理。1996年初,国务院批准《中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章程》并批准成立中国第一家投资基金——中法太平洋基金。同年,国家计委发出《关于委托境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安排项目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允许境内企业通过境外金融机构借款,但严格限制项目额度和投资方向,明确单笔贷款不得超过8亿美元或等值其他货币,主要用于能源、交通、通讯、冶金、化工等基础产业。
1997年10月,国务院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入境投融资管理办法》,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合法中介渠道,以直接投资等方式参与我国经济发展,并对有关跨境资金的汇划和监管做出了具体规定。1999年3月,又发布了《外币理财业务操作指引》,允许境内外币资金市场发展,进一步满足居民的个人需求。
在政策红利下,一大批外资金融机构陆续进驻中国并蓬勃发展,其中不乏法国银行的身影。 1999年底,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渣打银行在上海设立了其在中国内地的首家分公司——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从事个人银行业务;2002年1月,该公司获得总行资格,成为首家进入中国内陆的合资银行;2005年底,该行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全业务资格的合资商业银行。
同样在1999年年底,荷兰国际集团下属的荷兰东洋银行(NEDO)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宣布进入中国银行业市场。2001年4月,荷兰东洋银行上海分行正式开业,成为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家中方的全资拥有的外资银行。
穆嵘优质答主一、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 银行简介 法国巴黎银行是法国最大的零售银行,和法国农业信贷(Credit Agricole)与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 )并称为法国三大银行。目前集团总资产 23,896亿欧元,员工194,762名,在全球 76个国家拥有 2,374 家分支机构。 法国巴黎银行集团是在 1966 年通过法国里昂信贷银行和巴黎国民银行合并而成的。巴黎国民银行创立于 1848 年,而里昂信贷银行则创立于 1863 年。里昂信贷银行在法国的里昂和马赛等地经营银行信贷业务,巴黎国民银行则更多地参与法国巴黎地区的银行业务,两者合并不仅使得法国巴黎银行成为法国最大的零售银行,更成为欧洲最大的零售银行之一。
二、法国兴业银行 银行简介 法国兴业银行集团是一家具有两百年历史的法国著名商业银行,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兴业银行总部设在巴黎,在全世界约80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共有110,000名员工,管理资产三万五千多亿欧元,在巴黎CAC 40指数成分股中名列第11位。
三、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CAF 银行简介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在基金管理和养老金管理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国际投资银行领域以及私人银行业务领域也是举足轻重。在2005年法国巴黎银行收购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之前,它是法国最大的国有银行,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90年。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拥有遍及全球66个国家的150多家代表处或分支机构。资产管理净值占法国市场的40%,欧洲市场的12%和全球市场的6%。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管理的资产种类繁多,客户群也是形形色色,包括个人、集体和机构客户、保险公司等。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是法国市场和欧洲市场上投资产品种类和数量最多的资产管理人之一。
在法国境内,法国东方汇理管理的保险基金超过1000亿欧元,相当于养老保险基金和储蓄型寿险市场35%的份额。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的养老金管理在法国国内和欧洲市场也处于领先地位,管理着相当于法国养老金储蓄11%的基金,养老金客户数超过120万。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在2003年4月接管了德国第三号退休基金经理Union Investment公司,进一步巩固了它作为欧洲最大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人的地位。东方汇理银行的退休金管理不仅面向企业职工,而且面向个人。东方汇理银行在全球36个国家管理养老金的资金池,还管理了72种货币计价的产品。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集团的证券承销和证券交易在国际市场上(尤其是新兴市场和欧洲国家)也具有一定的地位。近年来东方汇理银行集团的私人银行业务增长迅速。该集团私人银行和基金管理的客户总数在5年内增加了70%。集团客户总数超过300万,在欧洲的客户达到2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