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洋为什么和中国海运合并?
最近中远海控的股价一骑绝尘,很多人问了好多问题,我挑几个问得多的写个短一点的解答。
1.中远海控(原中国远洋)与中国海运集团重组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的原因是: 两公司同为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 都属于交通运输行业; 业务涵盖海洋物流、船队管理、港口经营和综合航运信息等四大产业,在交通行业的海洋运输领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业务。 双方签署的战略协议显示,双方将通过设立合资公司共同推进国际化物流网络建设、航运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货运枢纽项目建设,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应,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航运”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
2.中远海控的利润是怎么来的? 中远海控的盈利主要来自于其控制的船队——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所拥有的集装箱船队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队之一,在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占据约9%的市场份额。 根据2016年年报,该集装箱船队的平均装载率为83%,世界排名前三的集装箱班轮企业中的另两家分别为马士基和地中海航运,其集装箱船队的平均装载率分别为74%和65%,可见中远海控的舱位利用率是高于其他两个公司的。
另外,根据2017年财报,该公司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应收保费(主要系对中保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增长了近5亿元,达12.28亿元,这主要是由于中保保险集团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新股东国家电投集团,使中保保险集团的注册资本增加至51.19亿元,从而使得中远海控应得的现金分红增加。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在整合过程中遵循“两不变、两集中、两加强和一统筹”为特征的专业化管理原则,即:核心管理团队和骨干人员保持稳定,企业经营政策保持稳定;集中专业化管理,集中配置资源;加强安全与环境管理,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与合规管控;在集团总层面,统筹安排企业的财务资金和战略规划管理。
2016年,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完成中海港口、中海物流、中海客运、货运代理、集装箱租赁、油轮业务的专业化整合,构建了航运、物流、航运金融、装备制造、航运服务、社会化产业等“6+1”产业集群,实现了集团产业布局的调整优化。
航运产业主要以中远海运集运、中远海运港口、中远海运特运、中远海运重工及相关船员管理公司、船舶管理公司为主体,覆盖集装箱航运、干散货航运、油轮航运、液化天然气(lng)航运业务,码头、船舶、船员运营管理。
物流产业主要以中远海运物流、中远海运空运、中散集团、中海物流、东方海外国内货代为主体,覆盖特种杂货运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航运货代、快递、船舶代理、航空货运业务,以及海外基地、船舶配套供应等综合物流业务和相关业务。
航运金融主要以中远海运财务、中远海运租赁为主体,覆盖财务、融资租赁业务,及相关保险、投资理财业务
装备制造主要以中远海运重工为主体,覆盖船舶设计、修理、改装和建造业务,以及其他海上工程产品修、造和工程总包业务。
航运服务主要以中远海运船员、上海海运、润宇信息、东方海外船舶管理公司为主体,覆盖船舶管理、船员管理、船员培训业务,以及海事信息、法律业务和内部审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