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这个词已经叫了很多年,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概念一开始出现,就是为了批判!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是高度计划经济的,一切物资都凭票供应(这点和苏联类似)。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下,是不可能产生“中国制造”这样的概念的——任何产品都是“某厂制造”或者“某矿制造”。之所以出现“中国制造”是因为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开放了市场,引进了外资,开始有了合资企业。一些没有技术的外资企业为了获得中国市场,不得不委曲求全,把技术含量低的生产环节放到中国来做,这样他们既获得了市场,同时也获得了利润。但这样的做法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是有益的。因为不管怎么说,这些外资带来了技术,也创造了就业,还交了一部分税。
但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这类企业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在创造就业的同时也造成了国内其他产业的失业;其次此类企业一般科技成分较低,附加值也相对较少,因此对税收作出较大贡献的同时也对其他国家相关产业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1995年开始,原国家经贸委开始制定“中国制造”的培育工作。所谓“中国制造”,就是“中国拥有全部或部分知识产权的产品或服务”——换句话说,只有在技术上达到一定要求,并能够提供相应证明的企业,才有资格称为“中国制造”。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是企业进入“中国制造”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