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阶级有多少?

郏芳钰郏芳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在中国大陆地区,不存在真正的阶级。 所谓的“阶级”概念,在马克思主义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在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中,它是一个非常粗糙的概念,被严重泛化。很多研究者根本不考虑不同阶层的差异性,只是简单地用“阶级”来指代社会群体、甚至个人。这种研究方法是非常粗暴的,是不科学的。(当然,我们也不能苛求所有的研究者都具备非常严谨的科学态度) 但问题是,中国大陆地区的阶层确实是在不断分化的。以职业为例,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绝大多数人的职业是稳定的,变化不大;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浪潮席卷了神州大地,人们的职业开始多样化,同时,人们通过努力奋斗摆脱“出身”局限性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从农民工到富豪,从中产到无业者……不同的职业群体划分出了不同的阶层。

更重要的是,这些不同的职业群体之间存在明确的上升渠道——尽管这条通道不是畅通无阻的。农民可以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变成工人,而工人可以通过努力成为工程师、经理、老板等等。虽然这个过程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至少存在这样的希望。 而某些特殊群体,他们的出现改变了整个社会流动性下降的趋势。例如,上世纪50年代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等,他们进入城市之后无法返回原籍,也丧失了自己的土地,成为无产阶级,在城市里从事最底层的工作,并且世代重复着父母一辈的生活。农村人口流动至城市的另一个方向则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尤其是江浙一带“离土不离乡”式的工业化,使得大量农民离开了乡土中国,但仍然属于小农经济范畴,这一部分人群在社会结构的变动上并没有改变。

总之,在改革开放以前与以后,中国人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阶层的确是在分化中,但这种分化并不具有西方意义上的“阶级”特征。 至于你提到的“中产阶级的消失”问题,其实也不存在。所谓的中产阶级,指的是具有中等收入水平的劳动者及其家族,他们一般拥有中等长度的教育经历,从事相对体面的工作,并在城市中居有定所。随着经济的发展,中产阶级的数量确实在不断减少,这是事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产阶级消失了。那些下岗职工,他们的生活水平比工人高,比农民低,属于边缘中产阶级吧也许,他们在生活水平上是下降了,但从社会地位上看,他们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呢? 所以啊,别老想着什么“阶级”不“阶级”的问题了,现在的人们,只要努力,还是有机会实现向上流动的!

阴欣函阴欣函优质答主

阶层问题是社会的焦点问题,近年来,学者们对阶层问题的关注空前提高,目前运用当代社会分层理论,从社会阶层的角度研究中国社会分层的学术成果日渐增多。在诸多的成果中,对于中国当前存在多少种社会阶层这一问题,学术界存在较多的争论。

中共中央编译局的郑杭生先生认为,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从1978年以前的“二元社会结构”,逐步发展为多阶层的社会结构。在多阶层的社会结构中,主要包括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与技术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中介和服务从业人员阶层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阶层,除此之外,还有农民阶层和产业工人阶层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强教授运用马克思的“支轴——板块”分析方法,认为中国社会阶层构成主要包括党政官员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经理人员阶层、个体劳动者阶层、产业工人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农民阶层、军人阶层、离退休人员阶层和无稳定职业者阶层等十个阶层。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陈友华教授认为,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社会流动机制,社会出现了一个新的“夹心层”。这个阶层主要包括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主、私营企业主、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等。除了这一新的社会阶层外,中国社会还存在工人阶层和农民阶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