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认的股神是谁?
我神吹一下,巴菲特不是股神!如果1950s他去美国投资股市,肯定能赚大钱。但如果他出生在1830s,他会成为破产的小地主或者贫苦农民。为什么呢?因为从1750s开始,英国就开始了对美国的殖民统治,到1820s基本上已经把北美大陆的领土全部夺走了(拿破仑把法国在北美的一些土地赠予美国作为补偿)。所以如果巴菲特生活在1830s,那他基本就无缘股票和股权投资了——因为美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在这之后成立的,之前成立的公司大部分都是从事地产、采矿之类的传统行业,而且绝大部分公司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几个州。一个西部穷小子是几乎不可能有机会成为这些公司的股东的。就算他运气好,赶上西部开发,去西部当一个农民或矿工,那他的命运大概率也是悲惨的,因为美国的工业化进程是建立在大量非自愿失业的基础上的。
当然有人会问,既然这样,为什么到了1960s巴菲特就能轻轻松松地赚钱呢?原因也很简单:第一是他家毕竟算是中产阶级,有闲钱投资;第二是他的眼界并不局限于美国国内,他能看到世界的发展趋势,而不仅仅是盯着美国那几棵“树”。
赵老先生是中国公认的股神,他1990年底进入股市,1995年左右就已经实现财务自由,基本不再需要工作。二十年的炒股生涯,熊市他可以空仓,牛市来临之时,他总能重仓参与,而且基本是抄底进去逃顶出来,期间盈利超过400倍!从1990年底开始炒股,2000年就实现财务自由。
他总结自己20年炒股经验,只用了一个字--忍,他一直忍字当头,做到股市有风险,我有防范。无论别人怎么炒股,股票怎么跌,怎么样天翻地覆,怎样大起大落,怎样泥沙俱下,怎样惨烈,不管市场怎样疯狂,怎样兴奋,怎样绝望,怎样惊恐,他总会非常冷静的应对,所以才能长期在股市生存,并且盈利。而且他总是在别人最恐慌的时候买进,在别人最兴奋的时候卖出,从而总是在赚钱。
他现在不炒股了,原因很简单,赚的够多,没有那个兴趣了。
炒股20年盈利超过四百倍,这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这可能是绝大多数股民一辈子也实现不了的梦想。赵老先生是如何做到的?除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外部条件,他还有哪些常人所不具备的优秀素质和不为人知的方法呢?他在20年的炒股历程中有哪些酸甜苦辣的经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赵老先生的炒股感悟,希望他这些经历和感悟对大家有所启发。股市有风险,我有防范
二十多年的炒股经历,使我对股市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我认为股市有风险,我有防范。这与大家常说的老话"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完全不同。老话的"慎"字的含义是小心从事,但不管怎么样还是要从事,只不过要小心点。而我的"防"字,则代表了一种主动的态度,有风险我不参与。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我从1990年以后就开始炒股。一开始的几年股市还在形成阶段,政策多变且不透明、庄家操纵手法原始、庄股众多,赚钱全靠运气,赔钱是经常发生,所以一直亏损。1994年之后股市基本进入规范阶段,1995年238点起步的新一轮牛市使我收益丰厚,到2000年就已实现财务自由。从2000年开始,由于达到自己期望的财富,就没有再投入精力炒股,主要靠原来未卖的股票增值。所以总体收益不算,按主要投入精力的1995-2000年的收益计算也超过400倍。
20年股市历练出的态度:忍
二十多年的炒股经历,总结成一个字就是"忍",忍耐、忍让、容忍、忍心,遇利我让三分,遇险我能忍心割肉。只要我做好"忍"字,就能以自己的意志生存下去。
由于大牛市的不可多得,所以20多年下来有80%的时间不是在等,就是在等。等待新的大牛市,等待更好的买入点,等待主力出货的尾声。因此"忍耐"的功夫对我来讲是最重要的。这种功夫就是"熬功夫","熬"能使人养成冷静、耐心、坚韧、自信的性格修养;"熬"能使人学会判断、观察、等待、出击的战术动作;"熬"最终能使人达到人股合一的理想化境界;人与股合一,人定然后能静,静然后能安,安然后能虑,虑然后能得。因此"熬"才能使我赚钱。
忍字有三口,是三思后行的体现。在股市的熊市和盘整市道中,不要抱什么奢望,要忍字当头,学会不折腾,学会空仓,学会休息,不要跟市场较劲。此时能赚钱的都是极少数,大多数是赚很少或不赚钱,此时即使买到了好股也不见得能赚钱。所以大部分时间可以"空仓休息"。
遇到熊市来临或有重大变盘时,要有当断则断的胆识,以大局为重,必须忍心割肉。不抱幻想,不因舍不得而扩大损失,要敢于面对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