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经港是在上海吗?
锣经港,即罗泾港。在上海市宝山区北部,东临黄浦江,西至新泾港。相传明朝永乐年间,这里有一片芦苇塘,塘边住着几户人家,以捕鱼、种地为生。由于此处西南有泾河入黄浦,故称“罗泾”。又因位于黄浦江边的这片芦苇塘,是黄浦江的江口滩之一,所以也称“锣经(音“径”)港”。 清光绪《宝山县志》载:“罗泾镇,……俗名称‘锣经’,以其地有古潭名曰‘龙须潭’,又曰‘落缨潭’,每值涨潮,水涌如沸,声若雷鸣;而其地东西两头,又有两潭相对,一为‘鸳鸯潭’,一为‘鹦鹉潭’,故又有‘三潭映月’之称。” 从地图上看,现在的罗泾港地区原来是有四个塘组成的,东南角的一个已不存在,被填平了建起了工厂和住宅区,其余三个仍保持着原有的形态。其中靠近黄浦江的大约5平方公里建成新村和被开辟为工厂,而紧靠新泾港的约3.25平方公里的地方,则原封未动,保留下来作为渔村。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国家计划在黄浦江上修建拦江大坝,使黄浦江变为人工湖泊,然后引入苏州河的污水,净化水质。这座大坝一旦建成,罗泾港将被淹掉一半以上。这一带便成了上海最偏僻的地区之一。为了阻止污水进入市区,政府在苏州河上新建了多个污水处理厂,把日处理量从100万吨提升到400万吨,并投资6亿元,兴建从北虹口至嘉定的新管线,以解决市区污水的排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