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气能走多远?
上海电气,和上海汽车一样,都是曾经让上海人感到骄傲的企业。 但如今都让我觉得难受。 上电的前身是由上海机器制造厂改制而来,建厂于1950年,当时的名字叫做“上海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后来改成“电气公司”,因为当时的主营业务是生产电机,所以取了这个名字。1994年的时候股票上市,股票代码600622。
后来,又按照经营范围改名叫了“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下属的工厂也改称“上海电气某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开始用现在这个名字。 企业改来改去,我跟着折腾了好一阵子。我入职的时间是2007年,那个时候的名字还挺好听的,叫“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的时候,因为集团整体业绩下滑(这一年整个集团亏了79亿),集团高层出现了变动。我也在2019年初离开了这个待了我多年的企业。
说来有意思,我毕业的时候应聘的是集团总部的工作,但最后分到了下属的一个企业,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职业生涯。原本计划着在总部干几年,升到主管的位置就跳槽,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留在了这个下属企业。 说实在的,我在那十几年的时间里,见证了这家企业很多不为人知的阴暗面,也有很多的无奈。
作为一个央企,体制内的种种弊端它都有,作为基层员工,感觉最明显的有两点:
1、论资排辈严重。这一点不管是国企还是外企还是私企都一样,可恶的是上海电气这种大型央企,人员数量巨大,这种现象就更明显。你如果没有背景没有靠山,那就老老实实的熬你的资历吧!
2、关系比能力重要。这点同样适用于所有的中国企业,但是上海电气这种大型央企的关系网更为复杂。你如果有关系,没关系你没关系,但你没有关系有人认识你,那你就有机会。你没关系也没人认识你,那你就等着吧!
当然,上海电气这么多年的发展也有它的优势。比如稳定,收入不低而且有各种补贴(房贴、车贴等);如果能在总部工作,那种氛围还是要好很多的。至于出国考察、免费旅游什么的,那要看你的工作和你的上级的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