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股票分割?
什么是股票分割 股票分割是公司为了降低股价,增加股票的流动性而采取的方法之一,是指将一张有面值(即公司发行的股票面额)的大额股票分割成多个份额较小的股票。例如,某公司的每股股票面值为20元,共有5亿股流通在外。假设该公司通过股东大会决议将其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进行1∶3的拆分,那么,拆分成后的每一股票的面值就由原来的20元/股变成6元/股(每股市值12元)。对于投资者而言,其拥有的股份比例和权利则保持不变;而对于该公司来说,总资产没有变化,总股本变成了15亿股。因此,从理论上讲,股票分割对公司业绩没有直接影响。 但是股票分割会对公司的市场价值产生一定影响。一般情况下,如果股票进行分割,新股票的市场价格会下降,原来的老股票的价格会上升,这样就会给外界造成一种假象—原来股票价格被高估了,从而引发股票价格的下跌;反之,如果股票不分割,则会给人一种“低估”的感觉,因而引起股价上升。所以,一般来说,当某一股票的股价过高时,通常都会采用股票分割这种方法来降低股价。同时,由于股票数量增加了近三倍,会增加投资者的购买机会,扩大市场的流通性。
举例说明 如果A公司经过股东大会讨论决定,以拆细基准日收市价7.4港元/股的股价,对B公司于1993年9月2日发行的、每手2,500股的B类普通股实施1拆18的拆细计划,即每手25,000股B类普通股的B类股会被拆分为每手1,388.88股的新B类股。也就是说原股价为一手25元的股票现在只需要花约1毛7一股就可以买得到啦~~不过这种“拆股”一般只会发生在港股里哦~国内上市公司应该还没有实行过吧。。。当然这个例子中的分拆幅度还是比较小的……有些公司还会进行更大比例的股票分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