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就是股份吗?
一、先来说下什么是“股” 1920年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成立,所内发行交易凭证“股票”,其面额为100元,代表100股,所以当时的股价都是100元的整数倍数,如100元、200元等。后来由于股市的蓬勃发展,100元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出现300元、500元等多档位价格。但当时人们对每股的含义还没有概念,因为“股”本身只是一个代号而已!直到192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对股票进行了调整与规范,规定每份股票面额100元,代表1000股。这才有了一股的概念! 所以我们平时所说的多少一股,其实指的就是多少钱一手(张)的意思,而所谓的股票就是股份。在A股中所有的股票的价格均是以人民币计价的单位是一手;而在港股市场中所有股票都以港币计价单位是“手”或者“面”,一手为100股,面值没有限制。
二、再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股数 从上面的图片可以看到我的持股情况,我目前持有4只个股,分别为168股,2000股,3500股和5400股。这就是股的另外一种形式——数量单位,即股数。通常我们买入或卖出多少股时不需要进行计算,券商APP会给你自动计算好,只需要输入代码就可以完成操作了;但是当我们想要查看自己持有的总市值或总资金时就需要自己手动来计算股数了,比如下图: 那么如何来计算呢?还是以我之前举例来说明吧: 上图是我持有的四只个股的总市值,1.68万股×当前股价=168万元,2.0万股×当前股价=200万元,3.5万股×当前股价=350万元,5.4万股×当前股价=540万元 我持有的总市值合计为1268万元,也就是图中总资金-可用余额-可取余额的数值,这个数据才是我们的持仓市值,而非总资产或资产总额。
三、最后再来讲讲关于买一手的问题 对于很多新手小白而言往往不知道为什么明明自己的账户里没钱却还能购买一手股票呢?而且只要你的银行卡里有足够的资金就可以从你的三方存管银行转账到你的股票账户里面。 这是因为股票实行的是T+1的交易制度,也就是说今天买入的股票要明天才能卖出;同时买入的股票必须在第二个交易日才可以卖出。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把今天刚买入股票的钱转出来到三方存款银行里再去购买新股。当然这种情况仅限于当天的新股申购当日缴款日不可以在股票账户里直接操作买入,而是需要将申购款转到自己的银行账号上进行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