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行业的痛点有哪些?
水果本身有着非常特殊的特点,非标品、易损品、生鲜品,这些特点决定了水果电商发展的壁垒较高。以易损品为例,水果本身的生鲜特性,决定了容易出现碰伤、挤压和腐烂的问题。为了保证生鲜品质,水果电商需要配备专门的冷藏运输车、冷库以及恒温车,运输成本会相对提高;其次,为了控制损耗率,必须保证货物随到随发,这也对仓储和配送的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水果的非标准、非品牌等特点,决定了它的线上市场教育成本高,在品牌冷启动上有天然的阻碍。据透露,一件水果的线上成本是一般消费品的2.5倍,其中就有60%的成本花在了市场教育、物流损耗等方面。
其次,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水果作为日常消耗快的商品,95%的购买需求都来自线下,线上更多的是“零食场”而非“主食场”。消费者平时在商超或者水果店购买水果,可以做到看得到、摸得着,可以判断这个水果的好坏,但网购过程中,由于水果的非标品的特殊性,消费者对于水果口感、品质等方面是存疑的,因此,水果在C端的消费场景更难被电商撬动。
最后,从行业角度来看,2012年到2018年,以生鲜电商为代表的新零售高速发展。但据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生鲜行业的亏损率高达88%,仅9%可以持平,而盈利的只有1%。
但不得不提的是,虽然水果电商仍有诸多难题待解,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市场空间依然充满诱惑,依然有许多玩家不断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