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是什么行业?
商人,是以买卖为职业盈利者。商人在古代是社会地位最低阶层,但是商人赚取利润的本事,自古而今都是佼佼者。
商人,在古代称为商贾、货殖、贾裔、贾人、贾役、市廛与幕下贩、商旅、货郎、游宦等等,是专门进行商品买卖活动、赚取差价、谋求利润的一群人。商人活动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商人从事货品交易的踪影,商人的地位也一直在不断的改变。
最早的商人代表——王亥
“商人”最早的记载,出现在甲骨文中,“商人”与“商国”的始祖,相传都是商国的国祖、商王朝的先驱——王亥。而商王朝的正式建立者,是王亥的子孙、商汤。
商王朝建立前,在中原大地上,还曾经出现过两个强大的诸侯国:夏王朝和商国。夏王朝的建立,是继原始部落后世遗民所建立的部落氏族国家。夏王朝建立初期,曾经相当辉煌,不仅建立起来一个空前统一的氏族部落国家,而且把中国古老的文明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然而,到了夏王朝的中后期,王族的统治日益腐朽,各种矛盾不断积累,终于酿成了颠覆王朝的革命。就在那个时候,商王朝出现了王亥这个传说人物。
作为夏的后裔,商国最初也是一个小部落,但是,王亥却很有本事,他善于用牛车拉运货物,周游各部落进行贸易。当时人们把从事买卖的人称为“商”。所以,王亥就成了“商人”的创始人,从事贸易活动的部落,也就叫“商国”了。
商人地位低下,为什么还要经商
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提出了“四民”,即士、农、工、商,认为商人不属农耕文明,而是游民,是不务正业。而战国法家、兵家、纵横家的先驱,“商圣”范蠡认为,农、工、商、虞“四民居业,士诚有事矣,第不如四。”,农工商虞才是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商人并不比士低贱。到了两汉,“四民”进一步明确士农工商的顺序。“以四民不肄业则民贫,民贫则邪诈并起,不可禁止也。”“肆之开利射致富厚,不如倚本之敦笃朴诚。”即农民和商人一样是卑贱的。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说,商人只知利。“利出一孔,其馀贼之。”只有让商人和农民一样,从事农业生产,才能避免“国穷民贫”,才能富国爱民。董仲舒也说,“利莫大于禁商。”“民富生有财,则不可使也。”只有让商人贫困,才能使之不“奸心”。
商人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最低层,但到了民国时有所改变。不过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为了加强计划经济的管理、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提倡发展个体和民营经济,商人的地位才基本得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