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贷款如何五级分类?
五级的分类方法是,按照贷款风险的程度将客户划分为5类,分别对应于5个不同的风险管理区间,每个区间的客户群在数量上占贷款客户总数的比例大致相等(如表1-3) 分类标准主要根据客户的还款能力判断,同时考虑客户的风险承担能力和银行的承受能力。对于单笔贷款,如符合以下三条标准之一,即可判定为坏账:
①债务人经法院强制执行,财产不足清偿全部债务;②债务人停业、歇业或转移资金、资产或担保物而明显缺乏偿还能力;③借款人连续3个月或累计6个月以上拖欠本息。 由于商业银行的贷款类型复杂多样,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对所有贷款进行五级分类。所以,《办法》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重大问题”和“贷款发放后遭受严重灾害,造成完全丧失还款能力”等情形,属于上述标准的例外情况,不影响对贷款类别划分结果的真实性。 根据《办法》,银行应当定期对贷款进行复核,以确定每一笔贷款确属何类。 对于已经分类为次级、可疑或者损失类的贷款,如果其后贷款实际情况与当初分类所依据的因素发生显著变化,导致原分类错误,应及时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