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兴投资是什么?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股票、期货市场的崛起和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人们理财观念的发生转变,对金融资产的需求日益增长,国内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应运而生。1995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人民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后,各大商业银行开始积极布局个人理财市场,纷纷推出自己的理财产品。 作为全国首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兴业银行早在1998年就发行了“富赢”系列理财产品;2004年开始,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也逐渐加入个人理财产品的发行行列之中;之后,招商银行在“金葵花”理财品牌的基础上,于2007年推出“金葵花家庭财富管理计划”,进一步丰富和拓宽了个人理财的市场空间。
与国外成熟的金融市场相比,我国个人理财市场规模仍然较小。根据银监会发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个人金融资产规模约为176.8万亿元(约合28.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0%左右。其中,银行存款和存款性机构持有的证券市值合计6.72万亿美元,比上年减少3.95%。 由于发达国家的个人通常没有储蓄的习惯,因此他们的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远大于个人金融资产规模。据统计,美国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约150万亿人民币(约合27亿美元),是中国的10倍多,日本的20余倍。而且美国人的个人负债比例非常高,平均来看,美国人负债的50%用于住房支出,剩下的50%中近四成(38%)是用来消费的——这些消费里包括买车、旅游、衣服、娱乐等各项开支。而中国居民的资产负债表里,住房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根据央行调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拥有率高达95%以上,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0平方米;除了住房,居民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上就再没有什么值得大写的项目了。 相比之下,中国人具有浓厚的存款习惯。央行2013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家庭户均存款余额为13.6万元,高于美国的人均水平(10526美元/人),但低于日本(30248美元/人)和韩国(59398美元/人)的平均水平。有专家分析,这是由不同的金融文化和制度所决定的,西方发达国家个人可以自由地持有多元的金融产品,进行组合投资以谋求最大化收益,而在中国,绝大多数居民只选择把钱存在银行里。这种“存款-取息”的直接融资渠道,使得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融资功能得到强化,抑制了金融市场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