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投资原理?
分散风险,要分散到什么程度才合适呢? 理论上来讲,只要你的资产在投资组合中,就可以降低风险。但问题是,如果全部资金都投入这个投资组合,一旦其中某项资产亏损,你的整个资产就会大幅缩水。所以,我们要寻求一种平衡——既要把资产集中在少数优质项目上获取更多的收益,同时也要把资产分散到不同领域,降低风险。那怎么来衡量这个“度”呢?一般来说,我们计算风险的时候,会考虑两个数值: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和 最大回撤(Maximum Drawdown) 先说标准差,它反映的是某一投资组合或资产在特定时期内的波动情况。比如你投了10个项目,每个项目每年收益是5%,第一年总收益50%,第二年总收益100%,那么一年后的总收益就是75%。但是,如果其中一个项目出现重大亏损,比如说亏了30%,其他所有项目都是正的收益,那一年后的总收益依然是75%。从这个角度来讲,标准差并不能准确反应风险的实际情况。 这时候,就需要另一个指标,那就是 最大回撤,它反映的是投资组合或资产在一个周期内的最低点,以及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净值变化情况。如果一个投资的基金或者股票,曾经出现过60%的下跌,即使后期能涨回来,这种巨大的回撤还是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投资者可能由于无法承受这样的波动而抛售资产止损,甚至彻底退出市场。最大回撤比标准差更能准确的衡量投资的风险。
那怎么样才算合理的分散投资呢?一般来讲,我们把风险分散到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阶段、甚至是不同的国家。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分追求分散投资而胡乱出手很有可能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从而损失本来应该取得的收益。毕竟,“广撒网”也要有选择的撒,不然很可能就漏掉了真正的机会。
举个例子,假设你拥有100万,想进行分散投资,你首先可以将这100万元分成若干等份,每份叫做一个“仓位”。然后,你需要在A、B、C三类资产中选择,每个类别的资产最多只能拥有一个仓位。这样,你就把100万元资金分散成了4个仓位。
接下来,你就可以根据你的投资策略对4个仓位进行交易,比如某个时间看好A类资产,就多买一些;某个时间看好B类资产,就少卖一些;或者暂时不动,保持现状等等。总之,通过不断调整,你最终可以达到一个最优的投资组合,既能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和机会,又能将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