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基金运行原理?
好问题,我来讲讲: 首先,货币基金的运行原理其实和银行的存款储蓄是一样的。客户把闲散的钱交给银行,银行把钱以一定的利率贷给需要的人(比如企业或者个人),从中收取手续费。而货币基金呢,就是由基金公司充当资金中介,把大家的钱集中起来,以一定的利率借给央行或者国家信用做保证的机构,从中收取一定费用。
当然,在现实情况中要比这个简单复杂一些。 因为任何金融工具的存在都是有其理论基础的。既然货币基金本质上是一种信贷产品,那么就必须考虑资金的来源和去向等问题。也就是说必须有人借款,也得有合适的资产作为担保。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形成合理的利率水平。
目前市场上资金供给方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储户,也就是把钱放余额宝里的人群;另一类是企业,包括各种小微企业、上市公司等。由于央行货币政策导向,近年来对流动性投放主要是对冲式操作,即通过正回购方式从市场收回流动性,所以市场上流动性相对短缺,债券价格整体上涨。在这种环境下,持有一定比例的国债ETF或纯债基金的理财投资者利益受到较大损失。为了保持资产净值稳定,这些机构不得不借助货币基金这块“遮羞布”,通过货基通道寻求资金出借机会,以弥补自身收益的损失。
至于借款方,因为央妈实行的是公开市场操作,所以能够取得稳定借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他们之所以愿意向货币基金借款有三个原因:一是商业行的表外业务是有监管指标的,2017年资管新规出台后,对于表外业务的约束更强;二是当前整个市场的无风险利率处于较低的水平,如Shibor隔夜利率经常低于0.5%,所以金融机构借款的成本也较低,有利于降低自己的融资成本;三是商业银行自身也要追求规模效应,扩大自己的资产规模,以便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无论从资金的还是借款的角度来看,目前的货币环境都是有利于货基稳健运行的,所以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幅贬值的风险。但是我们要注意到一个关键的问题,任何金融资产的价值取决于未来能带来的现金流的折现值,如果未来市场利率上升,尤其是超过目前的收益率预期区间,那么现有的货基投资者必然会面临资产价值缩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