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分红的基金吗?
一.定义 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分红”的定义——指基金将收益分配给投资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退资”。 这里要区分两个概念: “利益分配”——指按照基金的收益率和投资者的持有时间进行收益的分配; “红利分配”——指将收益分配给投资者。二者是收益分配的两种形式。 目前国内基金根据其收益分配的性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A类基金(收入型)——收入主要来源于基金投资组合的利息收入、股息收入和银行存款利息等。这类基金以获取稳定的收入为唯一目的,在投资组合管理中不追求资产净值的最大化。它的收益分配方式一般包括按利率水平调整本金和收益、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半年或一年一次支付利息并到期还本等方式。此类基金多为纯债券基金。 B类基金(平衡型)——此类型的基金通过积极的投资组合管理追求资本利得与现金收入的平衡。它既追求一定水平的收益,也承担相应的风险。其收益分配方式包括定期定额分配和到期一次性分配两种。 C 类基金(成长型) ——此类基金的收益来源主要是资本利得。通过及时转换基金份额的方式来追逐最高收益。没有固定的收益分配安排。
二.有没有不分红的基金? 理论上来讲,所有基金都可以不进行分红。因为基金公司赚取手续费而不是分红。但是为了保持基金的良好流动性,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基金法规定基金必须分红或者清盘。从法律角度讲,所有基金都应该分红。 但实际上,有些情形下,基金会暂停甚至取消分红。原因如下:
(1)法律法规限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 也就是说,法律法规限制了基金公司不得减少基金的份额(即不能取消分红),否则就是违法的。
(2)维持基金的稳定运行。 当基金出现大额赎回时,如果不停止分红,则基金必须追加资金应对赎回,这样会使基金处于被动补仓的状态,可能因此损失更多的财产。所以,在大额赎回的情况下,基金可能会选择暂时不分红而追加仓位。这实际上对投资者是没有影响的,因为如果基金正常运作的话,一段时间之后基金的市值最终能接近甚至超过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