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为什么有升降?
先放结论,基金的涨跌幅由两个因素决定——基民的投资操作和基金管理人的投资决策。 (一)基民的投资操作对涨跌的影响 以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为例进行模拟试验,以观察投资者在不同仓位、不同买入时机下的交易行为如何影响基金的表现。假设每个季度末最后一个交易日,投资者一次性买入,并持有到下一个季度末最后一个交易日,期间基金不再分红。 我们构建的基准组合与沪深300/中证500的表现如表1所示。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如果投资者严格按照策略建议进行定投,则能取得与基准组合接近的收益;而如果在任意时点一次性买入,则表现将远差于基准。这说明通过长期、定额的投资方式能够平滑风险,在任意时点买入并持有至下季度末都能达到长期理财的目标。同时我们也发现,即使是在牛市或熊市末期,采用分批买入的方法也能获得接近基准的组合收益。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考察的时间段内(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除外)A股市场处于上涨阶段,如果采用同样的方法在下跌行情中测试,效果会完全不同,这主要是因为估值水平对基金表现有重要影响,而在牛市中后期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历史高位。
(二)基金管理人投资决策的影响 当我们控制了投资者的投资操作后,基金业绩的差异就归结于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和风格配置的能力。我们使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基金关键特征建立基金选股模型,挑选出质量较好的基金样本进行回归,得出下图 可以看到,经过统计后的结果基本与我们的预期一致。 控制基民投资操作的同时,我们对基民个人财务状况和基群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基金收益率的影响因素中,家庭金融资产、基金持有期等变量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基民的个人特征对于基金表现也存在一定影响。这也验证了之前提出的理论假设,即基金的表现受到基民投资和基金管理人决策双重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