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待遇好吗?
谢邀 先说观点:私募的工作内容、性质和风险,决定了其薪酬水平不可能太高。 原因如下:
1. 私募的薪酬结构中,基本工资部分所占比例很低甚至没有。有基本工资的部分主要在于社保、公积金等社会保险,以及商业保险(寿险+团财险)。
2. 私募的员工人数很少,一般一个项目只有一个负责统筹的管理者及若干执行的投资人员。人力成本相对较低。
3. 私募的经营压力比较大。由于私募大多采取主动管理的原则实施投资策略,因此对于投资收益比较看重。而为了追求收益,大多数私募会寻求适当的风险暴露,这也就意味着当市场出现较为严重下跌的情况下,私募也可能面临比较大的本金损失。在市场不好时,悲观的情绪也会传染到私募的工作氛围之中。
4. 因为私募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和个人高净值客户,所以其在募集端的压力可能大于公募基金。不过,随着当前基金业协会对资管产品的备案要求越来越严格,私募的募集难度也会逐渐加大。 在产品运营过程中,根据监管的要求,私募也需要定期披露产品运作报告,向投资者进行汇报,同时保证信息准确、完整、公平、公正地提供给市场。 当然,市场上也有少数的“幸运儿”。
比如一些新成立的私募,可能会因为市场环境较好或是某只基金的产品设计十分“讨巧”,从而获得不错的收益;又或者是赶上某家投资机构由于人才流失或内部资金安排不慎导致的项目出现亏损,使得此私募能够在短期内获取较理想的回报。在这种情况下,该私募的整体业绩表现就会比较好,其员工在薪酬体系中也更容易拿到高的多的金额。但这样的“巧合”很难长期维持,从长远来看,上述情况发生的概率其实是相当低的。
目前中国私募行业的整体规模在9000亿元左右。根据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中国共有私募管理人5787家。这意味着平均下来每一家私募的管理规模不到16亿元。对于机构投资人来说,选择一家私募往往取决于其是否与自己投资的风格相匹配,而不是单纯看谁的收益更高。而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由于本身对金融市场的理解有限,也很难判断哪一类私募更适合自己的投资需求。
私募行业是一个需要深入钻研的行业,也是一个对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行业。无论是研究员还是交易员,都更需要深度掌握所投领域的发展状况。所以不管是刚入行的萌新,还是有从业经验的老司机,都需要持续学习,才能保证自己在行业的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