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是政策市?
先引用一句名言:股票市场,是一个属于经济学的迷局;而宏观经济政策,就是破解这个迷局的钥匙。 ——摘抄自《金融炼金术》(罗斯柴尔德家族传人在写书)
现在在解读一下这句话,金融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的价格是由资金成本决定;而货币政策就是通过调控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来影响资金价格从而影响金融产品价格。从这个意义上说,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对于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至关重要。 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在货币政策实施中这么小心翼翼呢?这就要谈谈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了。
我国自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战略,经济快速发展,同时积累了大量通胀隐患。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产能过剩问题的不断凸显,通货膨胀形势越发严峻。为了抑制物价上涨,央行采取了连续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多次加息的紧缩性货币政策。
然而,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过分的紧缩可能带来萧条,于是政策开始转向,央行开始在公开市场上逐步减仓,直至今年初完全退出。当然,随着经济的复苏,近期央行又开始增持国债,继续扮演着“守夜人”的角色。
从上面简单描述可以看到,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基数大的发展中大国,保持物价稳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引导预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要求我们做好货币政策实施的内部和外部协调,加大宏观调控的效率。
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的情况下,实现物价总体水平平稳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一方面要防止通货紧缩,因为通货紧缩意味着资产价格的下降和消费者信心萎缩,会进一步加剧经济形势的恶化;另一方面要避免通胀升温,因为通胀升高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削弱居民收入,破坏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总之,把握好货币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是一门学问,需要精准操作,需要科学调控。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同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这个难题必定能够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