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增速换挡何时提出?

岑坤立岑坤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速度,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四度降低的高速增长速度。前面三次分别是1987年至1995年的年均9.5%、1996年至2003年的年均10%和2004年至2011年的年均11.2%。 这次调整不是简单放缓发展步伐,而是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

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并不是一个量化指标,而是一个量化的方向性描述,意味着中国经济将走向更优化的发展路径。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矛盾主要来自内部,产能过剩、结构失衡、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痛点正让中国面临经济发展方式何去何从的诘问。

这种转变在宏观上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下台阶,在中观上表现为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改进,微观上则表现为企业盈利能力和居民收入的增长。 从高速到中高速本质上是一种发展理念的转变——从过度依赖投资、出口拉动转向消费、投资、出口三方共同驱动。

当然,从中高速到高速仍然是有可能实现的。

在消费需求方面,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7000多美元,按照世界银行划分贫富的标准,属于高收入群体;在投资需求方面,尽管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但基础设施领域仍存在巨大投资缺口,并且由于城镇化进程仍在继续,农村土地改革也方兴未艾,投资机会依然不少;在进出口需求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和亚投行成立,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有望实现双向扩张。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消费已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201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51.8%,而2014年上半年这一数字更达到60.1%。

要实现从高速到中高速的转换,必须继续在扩大内需中发挥消费的作用。这就需要进一步发挥市场的力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制度创新为消费释放空间,并通过政策引导,让民间资本进入哪些领域进行消费并形成循环。

尚新茗尚新茗优质答主

2013年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下调了经济增长目标至7.5%,此前媒体对此解读为经济增速换挡期正式开始。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速换挡期。

有舆论认为,中国经济进入换挡期在2011年就开始了,而政府对此的反应和确认是在2013年。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换挡期到来,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增大,对此,政府已经明确将推动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清洁生产,更多依靠绿色发展,更多依靠政策引导。

增速换挡期,指的是经济增速基数到了一定高度以后,想要继续保持原有的增长速度,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更高,经济发展动力自然减弱,在经济规律作用下,经济增长速度在某一节点减速换挡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