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中国怎么样?
作为一个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我对于《财富》中国版和西方版本的杂志都看过;客观地说,《财富》中文版的质量在提升,但也只能说比上不足,比下比有非常大的提高。主要的问题在于选题的原创性,很多文章都是西方原版杂志翻过来,很少有自己的特色。作为商业杂志,应该多注重中国企业与商业的新闻,而不是对海外企业的吹捧。毕竟,对中国企业家的研究能够给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很多的启示。
我个人认为,好的商业杂志要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能够影响潮流、引领风气。记得八九十年代,看《福布斯》杂志是了解美国商界的一个窗口,而《哈佛商业评论》则能学到很多管理上的新知识。再早一点,《胜利者》杂志则能让读者感受到美国成功企业家们的另一面——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也会犯错误。 我一直认为,好的杂志就像电影电视剧一样,能够让人看到人物的另一面,让人产生某种共鸣或者带来某种触动。当然,好的故事也需要有好的文笔来支撑。
最后,好的杂志还要耐得住寂寞,能够在某一领域深耕细作,提供权威、准确的信息。其实,最难得的是持之以恒,因为商业的世界瞬息万变,今天的可能就是明天的旧闻。能够抓住不变的来研究和报道商业,需要相当的勇气和气魄。 很遗憾,现在中国的商业杂志看起来似乎都已经迷失了方向。
我们都知道,现在是一个创业的时代,所以有很多的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滋长出来,而这些新成长的公司,有的是真公司,而有的则是假公司,是骗人的违法公司,而财富中国就是一个骗人的公司。
“财富中国”传销骗局,主要以互联网电子商务为幌子,以国家扶持计划为名目,在网上以培训的名义,聚集大批人群,宣传拉人头盈利的模式,鼓吹在公司投入4480元购买一份数码产品,获得消费积分返利资格,然后在组织内不断发展下线获得消费积分返利和推荐业绩返利,以此为盈利诱惑,形成“消费返利”和“推荐返利”两条获利渠道。
从网站上可以看到,财富中国主要靠发展下线会员的“静态”复式计酬来牟利,会员缴纳600元就成为普通会员后,就可以发展下线会员,同时获得下线团队发展积分2%,从而获取返利,发展下线会员没有限制,因此返利是无限的,只要所发展的下线会员不断增加,其可获取的“静态”收益就会增加。
这种经营模式在实践中,往往参加人员数量会呈裂变式增长,一旦资金链断裂,组织极易崩盘,而且这种回报机制带有典型的“庞氏骗局”特征,与传销活动的本质特征极为类似,严重损害参加人员和相关人员的经济利益,扰乱经济社会秩序,因此被依法认定为传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