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的新常态?
新常态不是个经济学术语,而是一种政治语言。 这种话语的提出,是有历史渊源和现实原因的,可以追溯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当时提到改革要在一个区间内推进,这个区间就是“速度可持续、效益可持续、风险可控”。后来在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2014年3月份做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报告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的概念,指出: 要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准确把握规律性,科学设定目标,完善政策体系,积极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进入新常态。 新常态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性命题,是发展方式的转型,也是执政理念的转变。它意味着在经济发展方式上,我们要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的增长;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从过去侧重经济发展,转向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执政理念方面,我们党需要从过去“能人治国”的思路,转变到依靠制度的治理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轨道上来。
新常态绝不是无所作为的代名词。我们在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也会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但只要我们把握趋势、因应变化、积极主动地应对,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反之,如果我们在新常态面前无所适从甚至畏惧退缩,那才是真的束手无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