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汇现在查得严吗?
裴玮最佳答案
目前,中国境内个人投资者无法投资境外的金融产品,也无法直接向海外金融公司或者个人进行跨境汇款;但是,通过一些“创新”方法,可以实现这个目的—— 举例说明: 张三想把自己的30万美金汇给在国外读书的儿子李雷,他可以先把自己的钱换成人民币,然后在中国工商银行购买美国Vanguard集团旗下的全球股基金(以人民币计价),最后通过工行的渠道把30万人民币换外汇,委托工行帮自己申购该基金的美元份额。
当李雷需要用钱的时候,可以再把钱换回到自己的账户中。这样,就相当于张三直接把钱贷给了Vanguard集团(而不是通过中间人),而且避免了在汇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麻烦。 当然,这种模式是有成本的。除了买入和卖出时的差价之外,张三还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其中,手续费往往由代理机构收取并打入它们的腰包。至于差价部分,则往往由代理人以“中介费”的名义提取,虽然名义上是支付给第三方的费用,但实际上的用途并非如此。
尽管有成本,这种通过银行“创新”的产品其实还是比直接汇款更方便、更安全。因为无论是汇款还是第三方转账,你都不能保证资金的最后流向。也就是说,这些资金并不是真正直接地汇给收款者本人,而往往是经过无数的手中转一次,甚至多次之后才能到达目的地。途中,有可能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而导致资金被截留或挪用。 但这种通过银行投资的方式就避免了上述问题发生。资金的流向是明确且固定的,最终由Vanguard集团那边的投资经理直接管理操作。
办理外汇业务时,一定要按照外汇管理规定留好交易真实性证明材料,以防再次购汇、用汇或结汇时,被外汇局或银行列为关注或可信客户,影响外汇业务的办理。
随着近几年来跨境贸易的发展,跨境资金的流动变得越来越频繁,加上很多个人客户在境外有投资、学习、移民等需求,外汇结算、个人购汇用汇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各种不合规的违规行为也变多,为了规范资金跨境流动,2017年以来外汇局加强了银行和企业跨境资金流动的管理,对个人购汇、结汇也加强了管理,很多违规的做法被禁止,甚至会面临罚款。
对于个人来说,每年有等值5万美元的购汇和结汇便利额度,可以凭有效身份证件在银行办理,在5万美元额度以内的经常项目用汇,比如购物、留学、就医等,按照规定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后基本都可以办理的。
但超过5万美元的,必须要有真实交易需求才能办理,并且提供交易真实性证明材料,比如房租、医疗费、学费、工资、生活费等费用的发票或者支付通知、《服务贸易等项目支付命令函》等。
而一些不合规的违规购汇行为,比如用购房、投资、炒股等资本项目用汇购汇,以虚假的名义办理超过便利额度的经常项目购汇,借用他人额度办理虚假购汇、结汇等,都是被禁止的,一旦被外汇局或者银行列入黑名单或者限制名单,就不能办理外汇业务了。
而从银行和外管局近期对外汇违规行为惩处的力度来看,对这些违规客户惩处的力度越来越大了,一旦发现有违规行为,会限制个人5年内的外汇业务办理,并罚款几万几百万元等严重处罚。而从2019年一季度来看,已经有很多单位和个人因为违规办理外汇业务受到外汇局的严肃处理,被罚款几万或几十万的有好几十家,更有甚者一单位因为逃汇,被外汇局处罚1185万元的高额罚款。可见,现在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通过欺骗和违规等手段办理外汇业务都是行不通了,不但违规行为不能办理,还会受到外汇局的限制办理外汇业务和高额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