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溢价率怎么算?
溢价率的定义:当前买入债券价格高于发行价格的百分比,即当前交易价格/发行价格-1. 溢价率在可转债中经常用到是因为可转债可以转换成股票,所以它又有另一个称呼“转股价”。当市场行情变好,可转债的转股价值(即以当前市场价格将可转债转化为股票的价值)超过面值(每张可转债100元)时,部分投资者会选择直接转换为股票,此时市场上可转债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从而带动可转债价格上涨;反之,如果市场行情较差,转股价值低于面值,则大多数投资者会选择将可转债按现价卖出换取现金,此时的转债供需关系就会呈现为供不应求的状态,从而使转债价格上涨。 因为可转债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转换为股票,且可转债的价格又跟股市行情息息相关,因此我们有时会把可转债称为小股票。
举例,某只可转债目前的市场价格为132元。假如这只可转债对应的上市公司的股票现价为45元,那么它的转股价值就是每股45*10=450,大于票面价值100,其溢价率就是(132-100)/100=32%
如果该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涨到60元一股,那转股价值就变为450元,而市场价还是132元一张,这时溢价率就变成 (132-450)/450=80% 当公司股价下跌到30元的时候,转股价值就变成了135,此时可转债市场价格为109,溢价率变成 (109-135)/13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