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助学贷款吗?
大学生助学贷款是我国教育银行信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银行对高等院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的用于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无担保、无抵押信贷业务,一般只收取少量的管理费,学生无需支付利息,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所规定的一项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是,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费的逐年增长,高校学生“贷款难”与银行发放助学贷款“风险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在发放大学生助学贷款中,各高校和经办行通常采取生源地与就读学校相结合的“双保险”担保的方式确认贷款人,并对已落实双保证措施的贷款人发放助学贷款。但有的学生拿到贷款并完成学业后,工作没有定下来或不满意时,就长期滞留学校,导致银行的贷款追要困难。还有的学生毕业后去向不明,甚至有人将“大学生助学贷款”当成“免费午餐”,拿到贷款后便人去楼空,使助学贷款形成了不良贷款,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开展。
为了加大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发放力度,一方面政府和学校应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完善助学贷款惩罚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大学生助学贷款风险,确保大学生助学贷款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在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个人社会征信系统的情况下,大学生所在学校和经办行应加强对贷款学生的跟踪管理,定期了解有关信息,加强对贷款的管理,并在毕业前对贷款学生做好还贷前的“还贷指导”,将助学贷款的还款责任、还款方式、违约处罚措施等明确讲清,同时帮助安排好工作,解决好就业问题,从而保证大学生助学贷款业务持续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