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年进口多少钢材?
2018年,中国钢铁出口达到历史最高值,为656.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但与此同时,美国也是中国最大的钢铁出口市场之一,18年出口到美国的钢铁产品达到了73.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9%),占全年总出口的11%。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美国是中国钢铁产品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为什么还会有人质疑中国市场开放程度呢?实际上,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钢铁行业就一直处于全球市场的竞争环境中;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钢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因此从2001年起直至今年,我国钢铁出口量一直居高不下。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虽然每年出口的钢铁产品达数百亿美元之多,但是这些钢产品大多仅在美国国内流转,并没有真正沉淀下来形成有效投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流失海外”。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在过去十年间,每年约有价值120亿美元的钢铁物资从沿海港口“流出国门”,其中相当一部分最终汇集到了美国家庭和企业的手中。例如在芝加哥地区,几乎每两幢建筑物中就有一幢是使用从中国进口的钢铁构件建成的;而在纽约曼哈顿,甚至出现了由上海某钢企投资建设的,高72层的“唐人街大厦”…… 面对大量钢铁资源被“输送”至美国,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一直以来对于钢铁行业的支持。首先,得益于巨大的国内市场,中国的很多钢铁企业一直保持着较强的竞争优势;其次,随着近年来环保要求的提升,产能置换也是必然之举,落后产能的淘汰使得优质钢铁企业受益,成本优势更加凸显……种种有利条件,让中国产品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抢占着国际市场的一席之地。
当然,也有人认为,美国之所以对中国钢铁产品敞开大门,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于——美国的钢铁产业同样受环保限产的影响,产能不足。来自美国的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钢厂的粗钢产能利用率为70%,而同年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同行则分别为78%、80%和87%。于是,为了填补美国本土制造的钢铁产品的空缺,中国产品自然也就有恃无恐了。